早在14年前,在大连汉信还叫“大连高新”的时候,资本对它的运作就已经开始了。14年后,当年一起的生物公司都成长为参天大树,大连汉信依旧没有挣脱出被并购的命运。在频繁的转手当中,大连汉信错失了不少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良机。
“汉信曾经是一个很好的胚子,如果能得到持续的支持,到今天是可以进入国内疫苗行业前三的。”
一场收购,牵出一件尘封已久的疫苗旧事
2014年6月16日,梅花生物宣布,斥资6亿元收购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汉信”)。西藏谊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谊运实业”)在1.6亿元收购大连汉信的五年后,将其转手。
而据披露信息,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大连汉信资产总计6.06亿元,负债合计4.04亿元,2013年度净利润439.72万元。
早在14年前,在大连汉信还叫“大连高新”的时候,资本对它的运作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大连高新是疫苗市场上最亮眼的并购标的。接近大连汉信的业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汉信曾经是一个很好的胚子,如果能得到持续的支持,到今天是可以进入国内疫苗行业前三的。”
但是,14年后,当年一起的生物公司都成长为参天大树,大连汉信依旧没有挣脱出被并购的命运。
乙肝疫苗行业第一
大连汉信持续受到资本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乙肝疫苗市场的深耕。
目前,大连汉信的核心产品主要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两种国内优秀的疫苗产品。
国内乙肝疫苗的市场规模庞大,2012年达到8亿元,批签达到6839万支,2013年则约为16亿元,批签量则约1亿支,今年上半年达到近4000万支。
“汉信一直是国内乙肝疫苗的大牌子,它和深圳康泰、天坛生物攻下了国内70%的市场。”某医药检验业内人士说道。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国家生物制品批签发的数据来看,大连汉信2012年的批量占到了同类产品的26%,去年也保持了相同水准,在被批准生产的几家公司中名列前茅,无愧乙肝疫苗三大生产商之称。
相对于传统的以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液为材料的血源性乙肝疫苗制作方法,大连汉信早在十二年前就研发出依靠基因工程技术、利用汉逊酵母来进行生产的疫苗,摆脱了传统制法的成本高、产量少等缺点,还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特殊的前S蛋白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反应。
这些科研改进无疑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2012年发表在《河南预防医学》和《中国疫苗和免疫》上的乙肝疫苗种类效果研究表明,新生儿接种该公司的重组汉逊酵母疫苗后阳性率高达99%,不良反应率小于0.1%,免疫应答效果良好。
汉信狂犬病疫苗属于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这种疫苗比起脑组织生产的疫苗大大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更避免了接种后的神经组织变态反应。
但该种疫苗相比起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技术,安全性不足、副作用大就成了其短板,故其批量占相应市场比近两年都很小,国内率先引进该种技术的辽宁成大于这两年批签份额占比有统治性优势。对此不足,汉信对vero细胞狂犬疫苗产品进行了开发并有所进展,梅花生物的收购公告认为开发“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而这两个核心产品之外,汉信的新型流感裂解疫苗产品即将上市,而其噬菌体制剂在准备中试阶段。
频遭转手
2000年,大连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当时的餐饮上市公司大连渤海决定转型,进军生物制药和地产领域,并从大股东手里受让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股权。
成立7年的大连高新从此迈上了一条不归的并购之路。
而大连高新之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被市场所知悉,在于它拿到了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
大连渤海与大连高新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2001年1月大连渤海实施了配股,共募集资金17238万元,大部分用于投资大连高新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产业化和纯化地鼠贤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产业化项目。
但是一年未到,大连渤海就对转型路线做了相应调整,决定聚焦地产行业,在抽回拟投资资金的同时,开始陆续将大连高新的股份转手出去。
2001年7月至8月,云大科技(现已退市)分别从北京普道投资和大连昆阳各购得大连高新20%股权。云大科技收购的动机是想打造一条完整的医保产业链。
2002年3月,云大科技斥资5400万元受让大连渤海所持有大连高新40%股权。同时,大连渤海所持有大连高新另20%的股权分别由深圳市云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和昆明云大科技产业销售有限公司各以1350万元受让10%。至此,云大科技直接和间接持有大连高新96.6%股权。大连高新改名“大连汉信”。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被云大科技收购的还有一家公司,它的名字叫沃森生物。
但对大连汉信来说,它远远不如沃森生物幸运。因为不久之后,云大科技就陷入了控股权之争,而沃森则在此泥沼的初期就脱身而去。
2003年-2004年,天津经开投资和中国和平陆续进入云大科技,在两者争夺云大科技控股权的同时,云大开始出现巨亏,这场巨亏一直延续到2007年6月云大科技退市。
正是在这场分身乏术的管理之中,大连汉信被托管给云南产业投资和云南龙泰。有业内人士对此评论说,“当时的云大科技进入清盘程序,各路诸侯都过来瓜分,托管是一个高明的技巧。”
2009年西藏谊运实业斥资1.6亿全资收购大连汉信,5年后,6亿转手给梅花生物。“这条线是个资本的路数,与产品和技术无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溢价收购
“频繁的股权转换,背后的逻辑是股东没有给予持续的支持,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接近大连汉信的知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在他看来,大连汉信原本可以发展得很好,却被控制权之争断送了。“之前汉信有个很好的机会做流感疫苗,不到4000万就可以把车间建起来,资产可以有更多沉淀、品类更丰富,也可以更好地盈利。很多生产流感疫苗的企业在当年赚了一大笔钱,包括华兰生物。但当时的投资人没这个判断能力,并没有投入。”
“这个流感疫苗到现在都没有投产。虽然后来终于投了,但是时机已过,汉信到现在还没有生产出另外一只疫苗。”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只有一两个产品却做很多年的,在医药公司很常见。像汉信这样做到国内乙肝疫苗第一位的,会有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已经相当不错了。”他表示,企业做大的前提是规模比较大,更早进入市场的企业能更早的具备规模效应。
虽然汉信早早就进入了疫苗领域,并一直把持着乙肝疫苗的市场第一。但是,在频繁的转手当中,它也错失了不少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良机。
上述分析师认为,“对梅花生物而言,味精市场并购完成,未来成长空间不大,所以要开展高成长性的新业务。它收购汉信可能出于三点:看中汉信的平台;看中汉信持续的利润;为了自己的业务结构。但是,由于梅花生物之前在疫苗行业没有涉足,对并购标的汉信而言,未来的持续发展得不到相应技术支持。”
这次并购,是否能让在并购之路上一路跌宕的大连汉信找到最终归宿,还需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