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或感染人群已接近2亿,数量可谓庞大。但体检中,却不检查乙肝这一项,每十年,就有5%的人将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条不归路。不论是肝炎患者还是肝癌患者,只要有30%的肝细胞正常,就能维持肝脏的正常工作,肝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因此很多人早期根本意识不到癌症的额到来,导致肝癌一爆发就是晚期。

  病例一:

  小李是一家设计公司的主管,在小时候就被检查出来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只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异常就逐渐忽视了。直到最近,小李时常感到腹部肝脏位置有点隐隐作痛,所以抽空来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不尽如人意,是肝癌,并且已经病变到了中期,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小李后悔不已。虽然小时候被检查出是肝炎病毒携带者,但那时候医生也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爆发,加上每年体检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小李就大意了。小李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应酬、熬夜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殊不知,他与常人还是有所区别,熬夜、喝酒这些都加重了肝脏的负担,病毒复制活跃,最后爆发了肝癌。

  病例二

  老赵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自母亲,因此老赵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格外关注。每年体检少不了,还会特别关注一下肝功能的检查。这不今年3月老赵刚做了体检,肝功能正常。但是就在上个月却被诊断为肝癌,这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老赵每次的检查结果都显示肝功能正常,但这不代表肝脏就属于健康的状态。肝功能检查正常只能说明肝脏还在正常运行,但不代表不存在肝癌细胞。所谓对于肝癌的确诊,尤其是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在肝功能检查基础上,进行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检测、肝脏B超、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肝脏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器官,正如上面病例显示,只要有一部分干细胞能正常运行,肝功能就是正常的,所以不到病情严重的那一刻,肝脏的病症是不会有所表现的。正如肝癌,它从一开始的生成到最后能被检查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年多,这期间患者基本没有不适。那我们该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呢?该做什么检查好呢?

  腹部彩超:普通体检中其实腹部彩超检查是最传统的肝癌检查手段,也是一种经济、方便、无痛苦的健康方式。这是因为彩超检查不用深入到患者的体内,操作方便,对患者的身体器官也不会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加上其分辨容易、价格实惠的优点,目前普及率和应用率都十分广泛。

  肝动脉造影术:当腹部彩超无法分辨或分辨不清时,就需要用到肝动脉造影。这种检查方法与彩超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侵入性检查,主要通过肝动脉的造影情况来检测出癌细胞的数量、大小和肿瘤的具体情况。肝动脉造影是诊断肝癌最敏感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发现直径在1cm的肝癌,甚至可以发现直径为0.5cm的肝癌。

  CT扫描:CT作为癌症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正在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的检查原理是通过对患者的腹部进行CT扫描,观察分辨出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和数量。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90%。CT动态扫描与动脉造影相结合的运用,有助于与血管瘤相分辨,能够及时的辨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提高微小癌灶的检出率。

  以上三种是最常用的肝癌检查方式,除此之外还有X线检查、PET-CT、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方式。除了日常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外,对于肝癌的预防人们在平日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可以选择一些药膳或食疗来提高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侵袭。

  总之肝癌是“隐形杀手”,也是“沉默将军”,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