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展示了近些年中药大品种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总体情况。在重大新药创制、重要标准化、973、863、科技支撑、重大传染病等专项中,均有中药新药品种开发、中药大品种技术提升、质量提高、临床评价等的研究支持。

       2017年初,人社部宣布将建立医保目录药品动态调整机制,强调“运用客观数据支持专家评审机制”。因此,在动态调整模式下,用客观数据支撑专家评价,辅助专家决策,成为了医保目录科学决策的关键。

       近日,在第三届中药大品种联盟论坛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报告立足于公开数据和业内共识评价模型,开展客观、综合的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估,全面展示了中药大品种的科技发展水平。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方面的科技投入产出稳步提升,尤其中成药大品种作为中药产业的“龙头”和“牛鼻子”,更是成为推动整个中药产业科技进步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国辰秘书长看来,“加强对中医药科技成果的研究与评价,为有关部门提供科技咨询是学会的重要职能。”

       科技投入稳步提升

       通过对入围的中药品种进行分析,广东省、贵州省和四川省三个省份入围品种数最多,广东省达到了44个。其品种治疗领域广泛,包括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五官科、泌尿系统、肝炎、骨骼肌肉、肿瘤、儿科、妇科、消化系统等15个疾病类别。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最多,达到了115种,骨骼肌肉用药和妇科用药紧跟其后。

       在入围的大品种中,独家产品成为了绝对的主流,体现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部分准独家产品也有一定的竞争力;超过十家生产的产品,通过品牌化、差异化定位,有不少品种成长为大品种。

       在强调临床价值的今天,中药大品种该如何开展科技投入,进行产品培育和科学合理评价?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正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展示了近些年中药大品种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总体情况。在重大新药创制、重要标准化、973、863、科技支撑、重大传染病等专项中,均有中药新药品种开发、中药大品种技术提升、质量提高、临床评价等的研究支持。

       据了解,自2008年启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以来,国家共资助了中药大品种改造项目79项。而从2007年至2016年中医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趋势变化看,中药大品种相关项目数和项目资助金额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方向可以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方向。在中医药领域,其主要资助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中医内科、中药药效物质,占比超过了一半。而在中药大品种领域,主要资助领域为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和中药药效物质。整体更偏向于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对基础的研究,促使科研成果能够临床转化。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投入产出仍有差距

       科技产出有待提高

       通过科技投入,可获得科技产出,包括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质量水平、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针对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同时,伴随着学术论文和知识产权等共性产出,报告以此作为评价指标,来观察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的导向。

       通过对2012-2016年中药大品种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进行研究发现,其研究核心词主要集中在疗效、安全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冠心病方面。而在SCI论文发表方面,从2007-2016年,中医药领域发文数呈现线性上升趋势,而中药大品种的发文数则一直趋于平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SCI上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多集中在针灸、中药方剂、及其作为辅助替代医学疗法、中药治疗癌症、神经疾病治疗等。

       会上,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秀梅用丹红注射液同西药波立维两个品种的科技数据进行比对,波立维2001年上市之后在SCI上的发文量达到了5194篇,中文期刊发文量为4725篇,专利数量达到了20个,而丹红注射液的专利数量只有4个,SCI发文量仅有81篇,中文期刊发文量则达到了3656篇。“均为心血管领域重要的临床用药,但是其在科技产出表现却有显著差异。”

       同时,全国各省区中药产品科技状况差异显著。广东省中药大品种数量最多,显示出传统中医药强省的优势,其优势更多是体现在文化和市场方面;在科技方面,江苏省显示出强大的综合科技实力;天津市在平均科技因子领先,说明其中药产品聚集度较高,竞争优势突出。

       而在不同治疗领域,中药大品种平均科技因子差异较大。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不仅仅聚集了最多的中成药大品种,而且入围品种平均影响因子也远高于其他领域。而儿科、妇科、骨骼肌系统、肛肠皮肤领域品种普遍科技因子较低。民族药大品种相比于一般中药大品种的科技方面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在张秀梅看来,中成药的总体科技水平还是比较低,科技创新是解决中医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未来,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化,药品监管、医保支付、辅助用药管理等药物政策都需要科学化的决策,要靠证据支持,用数据说话。提升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药品的临床价值和科学价值,也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