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尚未上映(7月6日上映),网上、朋友圈就已经吵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在制药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电影暴露了我国医药行业一直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诸多药物价格高于国外,让患者难以支付高昂治疗费用。

       《我不是药神》主要讲述了落魄的"印度神油"药店老板程勇在受到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点播后走向了救命药--格列卫"代购"之路。电影中,白血病患者吕受益为了活命,要购买高达4万一盒的瑞士进口的正版"格列卫",一年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为了"续命",吕受益找到了印度生产的格列卫仿制药,仅需要2000元一盒,与"正版"药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正是药店老板程勇铤而走险的动力所在。

       图一 格列卫结构式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格列卫可使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总体存活率达到八成以上,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在2001年格列卫被FDA批准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诊断后5年的存活率不到三分之一。因此,格列卫可谓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药"。

       而在现实中,这样一种"救命药"国内外的价格差别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下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国外,我国格列卫价格确实有些"虚高"!相对于我国,印度格列卫仿制药的价格不及我国的"零头"。

《我不是药神》这部纪实电影是否会刺痛我国制药界的心?!

       表1 国内外的格列卫价格

       巨大的差价驱动下,使得我国"药物代购"案件频发。其中被受关注的是发生在2015年的陆勇案,该案件被称为"抗癌药物代购第一案"。在该案件中,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在高昂治疗费用的逼迫下,无奈走上了海外代购国外仿制药之路,同时,他通过网购信用卡为病友代购格列卫,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但因格列卫并未获得我国药监部门批准上市,这种"代购"触犯了国家法律,他随后被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

       值得关注的是,陆勇被抓的消息爆出后,几百名名白血病患者曾联名写信,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在各方争论后,陆勇最终成功获释。有专家指出:无论从法律、人权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陆勇案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凸显了当下中国人对生命健康权利的强烈吁求。

       但遗憾的是,虽然陆勇成功获释,我国一些"救命药"药价虚高的问题迄今并未得到解决。对于该问题,陆勇曾表示,让格列卫等药物进入医保,将会让我国更多患者用得起这些救命药。但笔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只有江苏、河南等少数地方将该药物纳入医保或重大疾病报销范围。

       《我不是药神》所反映的现象,是对我国制药行业现存问题的真实写照,而正是这些问题,长期刺痛着我国制药人的心。近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零关税"、仿制药保障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初衷都剑指药价。国家政策层面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让广大患者看到了"药价"下降的希望,但愿有朝一日,这种"代购"不再,而我国的患者都可以获得充分的治疗。

       作者简介:云天,药物化学博士,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研究,尤其擅长小分子药物的合成工艺及后期药物开发研究,已完成多个抗癌药物分子的合成和活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