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莎普爱思A股已经停牌,在相关的论坛上,有的股民愤怒着要向莎普爱思索赔,有的股民幸灾乐祸地猜测复牌后会有几个跌停,有的股民脑洞大开地问为什么不起诉丁香医生,最惨的一位是在2年前房价开涨之前,37元/股满仓莎普爱思,打算涨了之后出货买套房的……
几个金融行业的朋友问我,对这次的莎普爱思黑天鹅事件怎么看,后续还会有哪家药企有类似的风险,还有问我为什么没早点儿预测出来的……
冷静下来想一想,莎普爱思真的是黑天鹅么?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上对黑天鹅的解释: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具有意外性;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乍一看,莎普爱思完全符合以上的情况,但若深入地评估一下,就会觉得这次的事件既不意外,也不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日本长篇巨著《哆啦A梦》中有一回目,介绍了一种神奇的道具“石头帽”,使用者戴了它以后,虽然实际上不能隐身,但会变得像路边的小石头一样,别人可以感觉到石头的存在但不会去注意和理会。在我看来,与其说莎普爱思是黑天鹅,不如说莎普爱思戴上了石头帽。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莎普爱思在这次事件之前就有着不小的风险,只是多数人更热衷于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对其中的风险虽然多少有些感觉,但并不去理会。具体来说,莎普爱思的风险有这么几点:
1. 莎普爱思是一个投入巨额广告费用的OTC西药
应该说,历史上凡是符合此定义的,出事的概率极高。可能正是所谓的盛名之下,必受其累吧。远一些的例子有康泰克的PPI事件、瑞芝清的儿童用药事件,斯达舒的毒胶囊事件,近一些的例子比如吗丁啉的心脏风险事件,基本都符合如上的定义。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保健品就没事么?中成药就没事么?我认为至少在风险上,保健品和中成药要小的多。原因说白了也很简单,保健品本身就不能称之为“有疗效”,而中成药的疗效说起来也多数是不清不楚,而从安全性角度来看,这两者一般是相对较好的。可能还有朋友会问,那还有很多OTC西药没出事啊?嗯,问得好,我们来看看第二点。
2.莎普爱思缺乏循证证据,也几乎没有医院销售
OTC产品都是由处方药转化而来的,一般来说,都是经过多年临床使用验证了疗效和安全性的经典产品。其中很多产品也依旧同时作为处方药,属于临床的一线治疗药物,比如《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仅仅推荐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2个OTC类药物,该推荐来自WHO制定的相关指南。
莎普爱思不仅缺乏指南推荐,而且相关临床研究也很少。尽管在有限的几篇文献中,莎普爱思的疗效优于白内停等对照品,但是在眼科的几位核心专家心中,显然还是缺乏足够证据的。莎普爱思在转化为OTC之前,曾经也尝试过医院销售渠道,然而效果不理想,于是就转去投入巨额广告,这虽然在一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为什么很多大型制药集团即使赔钱也要花大代价去养一支负责医院OTC销售的团队?一方面,医院处方可以带动零售药店的销售,患者在医院处方后更愿意去零售药店买相同品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医院销售团队承担着学术推广的任务,可以随时了解医生对产品的反馈,更好地制定未来的产品策略和企业战略,有维护医生群体的效果。我认为莎普爱思在这一点是非常欠缺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