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公办卫生所,人员经费、运行经费、药品、耗材、医事、药事等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核算和承担,业务用房由村委会无偿提供,办公经费由县乡政府负责,水电、信息费享受专项补助……

       上面提供这么好的待遇,还担心乡村医生留不住?

       一体化建设是农村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但是像这种能够享受“拎包入住”待遇的公办村卫生所一体化建设,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为解决基层就医问题,给辖区乡村医生提供不愁经费落实、运营成本的工作岗位,福建漳州市委、市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确保村卫生所实现“六有”,诊疗回归公益性

       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维系,一部分原因是医务人员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工作积极性也很难激发。要想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首先得舍得投入。

       漳州市按照“每个村延伸举办一所一体化管理的公办村卫生所”要求,积极推进全市范围内全覆盖的目标,在市县两级政府在办公用房、经费、人员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实现“六有”,即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工资、有积极性,全部回归公益性。

       乡村医生的顾虑具体怎么解决?

       据悉,当地政府要求公办村卫生所的业务用房由村委会无偿提供,业务用房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公共用房不足的,也可通过公共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开办经费由县、乡(镇)政府负责。同时,政府安排专项补助经费用于村卫生所水、电和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吃公家饭,干得踏实

       “我是考试录取的,如今也是吃公家饭的!”接受福建日报采访的康亚敏是龙文区蓝田镇西坑村公办卫生所的药士,毕业于漳州卫校,去年从龙海考试录取。她说,村卫生所的工资都是由财政发放,与以前在私人诊所工作时相比,收入有保障,吃财政饭让她心里觉得更踏实了。

       据了解,当地村级公办卫生所村医薪酬待遇按照不低于现行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费用标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月发放。公办村卫生所人员经费、运行经费、药品、耗材、医事、药事等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核算和承担。医保部门将医保终端服务开通到所有公办村卫生所,并同步落实医保终端实时结算。

       吃上一口公家饭是乡村医生盼望已久的诉求,为的就是能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让自己这份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职业能够得到起码的保障。如今,漳州的乡村医生终于熬出头了。

       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报70%

       以上措施还只是基本保障的一方面,要让公立卫生所焕发旧机构远不能及的生机,最关键的还是得吸引辖区居民来站点就诊。只有让村民感受到公办村卫生所的便利,体验到村级医保报销的实惠,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舍远求近。

       所以在医保报销上,当地给公立村卫生所开出的福利是: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按照70%的比例予以补偿,单次补偿封顶50元,一个自然年度内门诊医药费最高补偿限额每人400元。这个支付比例在全国农村地区来说,已经算很高的了。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报道,当地龙文区朝阳镇科坑村小冯因咽痛、咳嗽到科坑村公办村卫生所就诊,乡村医生林少鹏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初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开具三天的口服药。医疗费用总额26.93元,医保统筹20.35元,个人支付部分仅需6.58元。这样低价优质的服务是在大医院享受不到的,基层留住家门口患者提供了可能。

       漳州市将运营成本转给政府财政承担,让公办卫生所回归公益性的做法,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不失为基层医改可以尝试的一条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