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刚过去两个月,已经有两家国内医药巨头完成了大金额的并购项目:德国BiotestAG公司1月31日公告称,科瑞集团已经完成对其收购。交易完成后,科瑞集团旗下将拥有六家血液制品企业(上海莱士、BPL及Biotest等),在浆站数量、产能还是产品种类上,都将正式跻身全球血液制品巨头行列。业界猜测,此次收购的Biotest公司,估计将整合进上海莱士。

       2月2日,上海医药集团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Shanghai Pharma Century Global Limited以现金收购Cardinal Health (L) Co.,Ltd.(简称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已获中国商务部审批。交易完成后,Century Global持有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并间接控制康德乐中国全部业务。上海医药和康德乐中国目前分别拥有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DTP网络渠道,随着两者整合工作即将启动,以上海医药 “益药·药房” 为品牌的特大型新特药服务网络版图将进一步延伸。通过收购后的整合协同,上海医药进口药品总代理的品种数将跃居行业第一。

       回顾2017年,中国的制药界也是热闹异常,资本市场潮流涌动,让这个行业变得越发热火朝天。2017年的这股热浪延续到2018年的开春,而2017年的经典关键词会否能成为2018年的新风标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7年中国制药界发生的投资并购大事件。

       关键词1:CSO

       曾几何时,药品代理商就是皮包公司、开票走账的代名词,随着监管部门对带金销售的严厉打压,商业合规问题摆上了头等位置。于是,以学术传播为核心的专业合同销售公司就成了香饽饽,毕竟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销售业绩才能维持,抓住终端客户才是销售王道。

       案例一:斯迈康

       2017年8月29日,复星医药宣布拟出资收购上海斯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首期交易复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26,650万元收购斯迈康65%的股权,后续根据约定条件,受让斯迈康剩余部分股权。

       斯迈康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一家致力于服务原研药厂开拓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营销推广公司,依托超过300名销售和市场专业人士,向原研药厂家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市场覆盖和学术推广等一揽子增值服务。

       斯迈康的营销资源和能力可协同复星医药集团现有医药产品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复星医药集团医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网络建设,实现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从而扩大复星集团医药产品的销售规模。

       点评:斯迈康是一家新兴销售代理公司,主要服务外资企业。此番被复星医药收购,必然需要为仿制药代言,下沉到基层市场。从原研药到仿制药的转变,是需要斯迈康做好的一个课题。

       案例二:赛生医药

       2017年6月8日,赛生宣布已接受由德福资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鼎晖投资、上达资本、博赢创投等5家中国投资机构联合发起的6.05亿美元收购要约。10月13日完成收购。

       赛生医药虽然总部位于美国,并且在美国NASDAQ上市,但实际业务主要在中国开展,2016年全年收入约1.6亿美元,其中95%以上收入来自中国,确切来说收入主要来自主打产品日达仙(胸腺法新)。该产品1996年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及某些癌症,并且也可作为疫苗佐剂使用。

       赛生医药还代理百特、辉瑞等一些制药企业的产品,但销售规模都很小,对公司总体业绩贡献都很低,只有约5%。截至2016年底,赛生有570名员工,540名在中国、20名在美国、10人在其他国家。早在2011年,赛生医药以约61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药品代理商诺凡麦医药贸易公司。

       点评:赛生医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个产品打天下,还是一个辅助用药。在当前辅助用药不受医保待见的大环境下,赛生医药确实让人捏一把汗。其原股东选择这个时候脱手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当然,买方也不见得就是冤大头,毕竟销售网络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根基。赛生医药此前已经获得多个创新药在国内的权益,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这几年要撑住,熬到这些产品能够尽快上市。

       关键词2:CRO

       用一片繁荣来形容2017年的国内CRO行业并不为过。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睿智化学、康龙化成、美迪西、昭衍新药等纷纷走在上市的道路上。随着药品审评监管政策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的新药研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上资本的不断涌入,CRO企业在中国新药研发的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案例一:睿智化学

       2017年6月12日,停牌半年的量子高科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以总价23.80亿元购买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100%股权。

       睿智化学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数额不低于1.35亿元、1.65亿元、2亿元。9月20日,停牌9个多月的量子高科公告,此前抛出的23.8亿并购睿智化学100%股权交易案中止,但又表示,将适时再次启动睿智化学的重大资产重组。在中止重组的同时,公司拟以人民币2.38亿元作价获得睿智化学10%的股份。2017年11月6日再度停牌。

       睿智化学及其相关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综合型临床前研发服务CRO,拥有员工约2000人,曾经在美国上市,但后又退市。

       点评: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最成功的CRO之一,睿智化学此次整体转让不禁让人唏嘘。睿智化学一直以来都是仅次于药明康德的国内行业第二,但是自从美国退市之后,一直选择内生式发展。反观药明康德,通过不断并购和合资,创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国内CRO的巨无霸,并成功跻身全球前十。两者的差距已经不可比拟了。在整体转让之后,睿智化学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毕竟十几年的底子还是相当厚实的,在国内CRO行业依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案例二:药明康德

       2017年5月15日,药明康德宣布完成对辉源生物的收购。辉源生物总部位于上海,是业内领先的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主要提供药物靶标验证、基于微孔板的体外药效评价、活性化合物识别、先导化合物发现、体内药理学研究等一系列临床前药物研发服务。通过此次收购,药明康德从靶标验证到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的药物研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药明康德的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2017年10月18日,药明康德宣布成功收购美国临床研究机构ResearchPoint Global(RPG)。RPG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作为一家提供全方位临床研究服务的公司,RPG拥有一支高度灵活且经验丰富的450人团队,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包括项目管理、研究中心选址及现场管理、药物安全性及医疗监测、临床监查、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学,以及医学写作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涵盖临床开发的各个阶段,业务辐射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购完成后,RPG将成为药明康德集团全资子公司,并继续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次收购旨在拓展药明康德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药明康德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此前,药明康德已经在临床研究服务领域拥有了康德弘翼约500人的业务团队,以及津石医药逾1000人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团队。两支团队均拥有丰富的中国本土临床研究服务经验。

       点评:药明康德依然是一副买买买的态势。在一番拆分,并成功上市合全、药明生物之后,母公司药明康德也已经申请上市。此番收购是进一步加强母公司在临床前研究服务的实力,辉源生物是国内在该领域的少数优质资产,药明康德自然不会放过;而另一块重点发展、将来独立上市的板块就是临床研究服务,此次收购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布局考虑。

       关键词3:海外并购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以前,国人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国内,一方面是因为穷,另一方面,对外交流少,眼界不开阔。随着加入WTO,中国与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国力显著提升,国人也见了世面。不经意之间,国人发现国外的东西是既好也不贵,于是中国大妈在机场免税店、海外奢侈品店买买买的景象稀疏平常了。中国制药行业当然也不甘落后。国内众多大资本大财团,以及一些大型制药集团都开启了海外海淘的工作模式,大家你追我赶,收获满满,买厂、买产品、买技术、买渠道都不在话下。从事海外并购的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行业顾问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案例一:RiteDose

       2017年6月20日,长江产业基金联合汉德资本和人福医药完成对美国RiteDose公司的收购,此次并购涉及资金6.05亿美元。人福医药作为项目承接主体。

       RiteDose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美国排名第一的采用BFS(Blow-Fill-Seal,吹瓶-灌装-封口)技术生产单剂量无菌药剂的制造商,无菌药剂年产量超过17亿支,主要用于呼吸类和眼科疾病的治疗。

       点评:BFS生产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期,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成熟度以及安全性上有很大的差距,在质量、安全性、效率等很多核心技术环节尚存在空白需要填补。人福医药获得优质BFS技术,必能推动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

       案例二:Gland

       2017年10月3日,复星医药宣布对印度药企Gland Pharma公司的收购案,“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获满足”从而完成交割。早在2016年7月,复星医药宣布以最高12.61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公司86.08%股权。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大手笔成为业界一个重大话题。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市,主要从事注射剂药品的生产制造业务,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Gland Pharma在印度市场同类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2017财政年度(即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营业收入14,916百万卢比(约15亿人民币),净利润4,137百万卢比(约4亿人民币)。

       因为涉及多国政府审批等诸多因素,这一收购案的截止日期,被三度推迟,甚至一度传言此次收购流产。不过好事多磨,复星最终还是得以完成收购,只是将原计划对Gland Pharma的收购股权比例,由86.08%,下调为约74%;同时,收购价格从不超过12.61亿美元,下调为10.91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

       点评:中国制药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印度人打交道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复星医药直接收购印度药企,个中的酸甜苦辣,项目组成员自然是刻骨铭心。好在结果是圆满的。但这里不得不让人会嫌弃日本知名制药公司第一三共曾经收购了当时印度第一大制药公司Ranbaxy,但一直未能驯服好,最终因消化不良不得不选择甩手给印度太阳制药,远离是非之地。复星医药如何管理好这家印度公司是业内最为关注的事情。

       案例三:Tridem

       2017年10月30日,复星医药宣布拟出资总计不超过6300万欧元收购Tridem Pharma全部股权。Tridem Pharma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法国,是西非法语区第三大药品分销公司,主要面向非洲法语区国家及法国海外属地开展医药产品出口分销业务,并在当地国家提供医药产品注册、药物安全警戒研究及医药产品推广等服务,拥有200余家批发商及约600人的销售队伍,其销售网络覆盖法语区2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国家和地区)。2017年上半年,Tridem Pharma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89万欧元,实现净利润178万欧元。

       点评:此次收购进一步加强了复星医药在非洲市场,特别是西非法语地区的药品销售实力。此前,复星医药通过旗下桂林南药已经在非洲广阔市场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借助通过WHO预认证的青蒿琥酯系列产品在非洲地区树立了中国品牌,是少数几家能够在非洲市场扎根的中国制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