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层面上看,药品市场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人口老龄化程度、医药政策等多方面影响。从终端格局看,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2014年,城市等级医院市场比2013年增长率略有下降,但未来仍是规模最大的终端。随着国家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等级医院市场高速增长,继续保持第二大药品终端地位。
多方面因素影响药品市场
蓝皮书指出,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同比GDP增速达7.4%,增长趋缓。2015年上半年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经济蓝皮书》的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放缓,201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为7%左右,增速较2014年下降。
随着发展环境变化,医药工业发展正在进入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稳定增长的新常态。根据工信部统计快报数据,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亿元,同比增长13%,自2013年增速低于20%后,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一方面,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市场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据估算,城镇化将带来2500亿元的市场增量。另一方面,2014年中国大陆老年人口占比突破10%,老龄化加剧也提升了对药品的刚性需求,影响了慢病药品市场的增长。
医疗卫生支出的持续增长也对药品市场形成影响。201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6%,城镇人均卫生费用增长至3234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提高至1274元。
此外,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取消药品加成、探索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药品集中采购、鼓励购买国产创新药和医用耗材、鼓励社会办医等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医疗服务市场化不断推进,药品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六大终端区隔鲜明,格局将保持稳定
2013年,在市场格局悄然生变的情况下,中康资讯提出六大终端的概念。在市场的印证下,2015年六大终端的区隔更加鲜明。
蓝皮书显示,城市等级医院市场占整个药品市场55 %的份额,县域等级医院市场占比18%,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占比6%,农村基层医疗市场占比5%,零售药店则占16%份额。
新医改政策下,国家加大对县域等级医院的财政投入,县域等级医院市场成为第二大药品终端,未来该终端份额仍将继续扩大。同时,新医改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4年基层医疗市场获得一定程度增长,其中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发展速度较快,而农村基层医疗增速则相对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互联网与电商的快速发展下,2014年网上药店市场获得高速增长。目前网上药店基数虽然很小,却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的支持力度加大,这一终端将继续高速发展。
综合六大终端药品市场,化学药是药品市场的主体,占比74.8%;中成药占比25.2%,基层医院和零售终端中成药占比相对较高。数据显示,中西药增速将出现反转,西药增长近年来首次高于中药。
中康资讯总裁吴瀚分析认为,新医改的实施旨在重新配置医疗资源,让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扮演各自的角色,使得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目前的等级医院改革未完全到位,分级诊疗难以实现,大医院扎堆的病人未有效分流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所。未来几年,六大终端药品市场份额结构将保持稳定。
六大终端看点
城市等级医院市场保持增长,增速趋缓
城市等级医院市场仍是第一大药品市场终端,其用药规模占整体终端55%的份额。2014年,城市等级医院市场用药规模达到7102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19%,增速逐年下滑,预计2015年将以近11%的速度增长,用药规模将达到7885亿元。
中康资讯副总经理苏才华表示,目前等级医院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即使是等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明显低于基层医疗的情况下,患者依然更愿意去大医院看病,但随着中国医改政策的推进,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得到平衡,等级医院用药规模将趋向平稳增长。
从药品成分来看,化学药是城市等级医院市场的主流,2014年化学药占比82.3%,中成药占比17.7%;从处方类型来看,处方药在城市等级医院是绝对主导,占比94.4%,OTC占比仅5.6%。预计2015年城市等级医院药品结构分布保持与2014年一致。
具体到品类,2014年城市等级医院用药品类销售份额前五是:全身性抗感染药(17.3%)、心血管系统药物(16.9%)、消化系统及代谢药(13.8%)、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12.5%)、神经系统药物(9.9%)。
县域等级医院继续高歌猛进
自2013年成为第二大用药终端市场后,县域等级医院在2014年继续高歌猛进,用药规模达到2251亿元,同比增长16.8%。2009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24.6%。
县域等级医院市场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用药终端,但随着“十二五”医改规划进入尾声,零差率销售药品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该终端的增长开始放缓,预计2015年用药规模将以13%的速度增长,达到2545亿元。
从药品成分来看,化学药是县域等级医院市场的主流,占比77.6%,中成药占比22.4%;从处方类型来看,处方药在该终端是绝对主导,占比94.1%,OTC占比仅5.9%。
多项政策共同推进下,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一终端用药规模得以保持较快的增速。县域等级医院作为医改重头戏,其崛起也意味着医改取得一定效果。
零售药店增速放缓,百强集中度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2014年,零售药店市场总规模2817亿元,较2013年增长9.5%。其中,药品(不含药材类)销售2025亿元,同比增长8.7%,市场份额72%;非药品销售792亿元,同比增长11.7%,市场份额为28%。预计2015年零售药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138亿元,增速为11.4%,其中,药品预期增长12%,2015年规模预计达2276亿元。
2014年,中国药店总数达到434920家,较2013年增长0.5%,受新版GSP出台的影响,增长放缓,其中连锁门店达171431家,单体药店263489家,连锁率接近40%的水平。预计随着新版GSP认证推进,2015年单体药店数量仍会有进一步下降。
2009至2014年,零售药店市场的药品和非药品比例保持在7:3,随着国家抓紧医保控费、药品零差价落实、以及外资企业在政府招标中掉标弃标导致渠道转移等利好因素,该终端的药品份额将有所提高,预测2015年药品增速将较快于非药品增速。
2014年药店OTC药销售规模达1208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15年药店OTC增长将会有所回升。处方药2014年药店规模达到817亿元,占到药店销售规模的29%,由于招标政策的影响,部分落标或者弃标的处方药转移到药店,2015年预计处方药的增长超过OTC药 。
根据中国药品零售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信息,2014年中国连锁药店百强销售额达960亿元,在总体零售规模中集中度达34.1%,同比上升近2个百分点。尽管目前中国连锁药店集中度水平仍较低,与国际连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部分连锁企业上市融资,进行行业整合并购,百强集中度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
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占据优势,增速加快
2014年,城市基层医疗市场用药规模达到738亿元,同比增长19.8%,2009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19.2%,预计2015年将以14%的速度增长,用药规模将达到845亿元。
城市基层医疗市场仍以低价普药为主。从药品成分来看,中成药在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占比33.7%,远高于在等级医院市场的贡献率,预计2015年城市基层的中成药份额将略有提升;从处方类型来看,OTC药在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占比15.3%,较等级医院市场的占比高。
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政策下,分级诊疗的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松绑,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更有利于承接从城市等级医院分流的患者,城市基层医疗市场的优势有所扩大。
农村基层医疗市场仍平稳增长
2014年,农村基层医疗市场用药规模达到667亿元,同比增长8.5%,2009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9.4%,预计2015年将继续以5%的速度平稳增长,用药规模将达到703亿元。
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373个,主要原因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实现区域同类机构合并。
从药品成分来看,中成药在农村基层医疗市场占比37.6%,远大于在等级医院市场的贡献率;从处方类型来看,2014年OTC药比例也要较等级医院市场的高,占比12.5%。该终端仍以中成药和低价普药为主。
在医改政策倾斜下,随着分级诊疗推进,网络问诊,远程医疗的发展,城市优质诊疗服务下沉到农村基层,农村基层医疗市场或将有新的转变。
网上药店依然快速增长
2014年,中国网上药店总体销售规模达到72亿元,较2013年增长71.4%。预计2015年网上药店全品类交易规模将达到110亿元,药品单项增长至27亿元。2014年网上药店注册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底国家食药监局系统登记的网上药店共269家,截至2015年6月底注册网上药店数已达315家。
从药品结构看,OTC药品占据了网上药品销售90%以上的份额,RX销售仍未完全打开市场。如果网售处方药放开,将促进RX在这一终端的市场份额的上升。
2014年,中康CMH网上药店监测系统根据电商经营的差异性,特将网上药店区分出以在线药店经营为主的网上药店(简称“线上为主”)和以线下实体药店经营为主的网上药店(简称“线下为主”),进行经营结构的差异对比。
监测发现,2014年,以线上为主和线下为主的网上药店在品类销售结构中存在明显差异,线上为主药店品类多元化,前五大品类份额占比较平均,器械类销售贡献略高于药品,而线下药店则显著以药品销售主导,药品占比46.6%,器械类占比20.9%。
蓝皮书指出,从药品品类上看,网上药店药品销售份额前三名是益养生类、泌尿补肾类和皮肤病用药。另外,诸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等品类也是网上药店经营的重要品类,这些品类的共同特点是几乎没有不良反应,安全性好,非急性疾病治疗药物甚至是非治疗性药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