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M1,一种可以“杀死癌症”的病毒,三年半前在全球首次发现时引发轰动。2014年,中山大学的颜光美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一种从海南蚊虫身上分离出来的病毒M1可以钻入癌细胞内,通过扩增裂解方式杀伤肿瘤细胞“以毒攻毒”。
M1溶瘤病毒是世界上首个将溶瘤病毒疗法建立在精准检验基础之上的疗法。医生通过检测三个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就能判断患者是否适用于M1病毒,“相当于量身订制治疗方案,这种溶瘤病毒M1个体化精准治疗体系,大大提高了溶瘤病毒M1的治疗精准度和适用范围,将为临床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今年4月,团队最新发现两种溶瘤病毒M1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功能蛋白(IRE1α)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通路功能蛋白(RHOQ)。加上此前发现的锌指抗病毒蛋白(ZAP),M1病毒共被发现三种生物标志物。
“这三种蛋白质犹如细胞对抗M1病毒的‘盾牌’。”颜光美解释,正常细胞利用这些蛋白质“盾牌”,阻挡了M1的入侵和繁殖。但肿瘤细胞中这些“盾牌”中的任何一块缺失,都能使得M1“趁虚而入”,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繁殖,并最终杀伤肿瘤细胞。这意味着,如果肿瘤中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处于低水平,M1病毒就能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目前,中山大学颜光美团队已完成了对溶瘤病毒M1的急性毒性检测,顺利进入安全性检测的下一步阶段,这一抗癌药物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走上临床,进行人体试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