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宫颈癌发病情况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新发病例数量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亚洲的50%,而每年死亡病例则占到亚洲的25%-33%。以2015年为例,我国新发病例为9.89万,死亡病例为3.05万。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普通人群的HPV感染率在10%-14%,最常见的感染型别是HPV16、58和52。2004年由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启了“中国妇女HPV感染和宫颈癌 (以人群为基础) 的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和农村妇女的高危型HPV感染率都较高,且年龄组分布曲线呈现出双峰现象,而发达国家通常只有第一个高峰。2010年我国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在城市比例为29.1%,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城市为31.3%,而农村地区只有16.9%。

       二、我国宫颈癌相关政策规范情况

       鉴于宫颈癌和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09年,我国政府正式在国家层面启动“两癌”筛查,同年,“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指出要逐步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查治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两癌”筛查项目每年由国家财政部拨款,1200万农村妇女可免费接受宫颈癌筛查。由于以细胞学为基础的筛查短期内无法适应大规模宫颈癌筛查,2014年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两癌”筛查HPV初筛试点项目,涉及全国28个省 (区、市)。宫颈癌筛查项目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如项目覆盖地区和人群数量远远不足,距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中制定的目标即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要达80%,还有较大差距。

       在宫颈癌检测规范方面,2015年11月26日,CFDA发布《人乳头瘤病毒 (HPV) 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这标志着我国自己的HPV检测行业标准诞生,预示着中国HPV检测领域“百家争鸣”、“种类繁多”的时代宣告结束,HPV检测市场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HPV检测产品的审批将会越来越严格,这对后进场者的起点要求更高,但最终将会给临床医生和广大妇女提供更为可靠的检测技术。

       三、我国宫颈癌防治情况

       3.1. 宫颈癌筛查

       3.1.1. 宫颈癌筛查产品已有近50家企业布局,竞争激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官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HPV分子诊断试剂共计164个,涉及50家企业。其中批件仍处于有效期内的共计92个,涉及42个企业。产品的同质性较强,竞争相对激烈。

       3.1.2. PCR仍为宫颈癌HPV检测最主要技术,未来基因芯片技术前景广阔

       HPV检测涉及的具体方法也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杂交捕获法、、荧光PCR法、基因芯片法、测序法等。目前,批件仍有效的92个试剂盒中,有77个使用PCR方法,9个使用杂交方法,5个使用芯片方法,只有1个使用测序法。主要是因为PCR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产化程度高,国内企业布局相对较早。因此,基于PCR技术的检测试剂盒占据总产品的80%以上。但是未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凭借其自动化、微型化等优点,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的HPV检测将会越来越多。

       3.2. 宫颈癌预防

       3.2.1. 全球已有3款HPV疫苗获批,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关爱女性 | 我国宫颈癌防治进展

       在宫颈癌预防方面,HPV疫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目前全球范围内上市了三款 HPV 疫苗,分别是二价、四价以及九价,其覆盖 HPV 病毒亚型的范围有所不同。其中:二价 HPV 疫苗针对两种 HPV 亚型(16、18)、四价 HPV 疫苗针对四种 HPV 亚型(6、11、16、18)、九价 HPV 疫苗针对九种 HPV 亚型(6、11、16、18、31、33、45、52、58)。

       关于 HPV 疫苗接种的年龄,主流观点是年龄为 9-45 岁的接种人群能够获得 HPV 疫苗的保护,最佳接种年龄为 11-12 岁,因为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年龄较小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可以产生更高的抗体滴度。另外,有过性生活的、生过孩子的、染过 HPV 病毒的,亦可接种HPV 疫苗,但 HPV 疫苗对于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效果最好。

       3.2.2. 进口HPV疫苗上市之路充满“坎坷”

       2006年,世界上第一支可以预防癌症的疫苗—HPV 疫苗上市,2007 年,HPV 疫苗就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上市之路。但直到2016年7月18日,葛兰素史克(GSK)的“希瑞适”才终于在国内获得上市许可,成为内地首个获批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历时近10年时间。

       HPV疫苗审批耗时漫长的原因在于对疫苗有效性的指标判定标准不同。疫苗的有效性是指在人群中经过接种疫苗后,相对于不接种疫苗的人群所减少疾病发病的程度(发病率下降的百分率),为直接保护作用,可通过临床终点和/或合理的免疫学(包括血清学)替代指标来进行评价。对于新疫苗而言,由于其临床有效性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没有得到确证,因此需要通过临床终点来评价其有效性,但任何与保护相关的免疫应答指标(如与保护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和临床保护作用都应该进行研究。

       按照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HPV疫苗有效性要用癌症发生或宫颈上皮病变的多少来衡量。但是,从病毒感染到癌前病变再到肿瘤,中间会经历10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给临床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然而近年来,学术界逐渐达成共识,应以持续感染作为疫苗效果的衡量指标。也就是说,如果疫苗能降低持续感染的发生率,就可以认定它能降低癌症风险。

       2014年4月1日,WHO发布《预防HPV疫苗试验的主要终点专家小组报告》中建议将宫颈或肛门内大于等于6个月的HPV持续感染,作为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指标来评估疫苗有效性。我国食药监局技术部门与HPV疫苗品种研究者和申报企业在研究期间多次就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进行了沟通,采用与疫苗原产国一致的标准对 HPV疫苗进行审核,并在技术审评过程中对该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科学、审慎的评价。通过长达六年的针对中国人的临床试验,得出了和全球临床研究相同的结果,该疫苗能预防某些HPV相关的宫颈癌,最终HPV疫苗得以在中国上市。

       3.2.3. 我国HPV疫苗研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最快已进入临床III期

       目前,我国共有11种HPV疫苗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有3个已经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分别为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二价疫苗、厦门大学/ 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二价疫苗、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四价疫苗。除此之外,中国生物所属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的11价重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2019年2月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是目前获批临床试验中价次最多的HPV疫苗。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