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勤对12家生物医药公司新药研发效率分析后得出结论:上市一个新药需21.8亿美元并且新药研发投资回报率创历史新低,仅为1.9%,相较2017年下降了1.8%。同时‘4+7’带量采购政策进一步落地,因药品中标价格降价幅度远超预期,引发了医药板块巨震,恒瑞、复星等多支医药白马股应声下挫……

       虽然不少人预言新药研发的寒冬即将来临,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却空前繁荣,一半以上的生物技术公司IPO金额超过1亿美元,在IPO金额前10的公司里7家公司超过2亿美元,只有1家没有超过1.5亿美元。

       2018年IPO募资总额再创新高。据Chris Morrison撰文统计,截至2018年12月8日,除去服务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IPO,2018年共计71家生物技术公司募资总额约83亿美元,相比2014年(63亿美元)上了一个大台阶。

       初创生物技术公司在资本界备受青睐。据Chris统计,2018年有10家产品处于临床前的公司募集了约13亿美元,而在2017年类似的公司仅有5家共募集1.21亿美元。此外,IPO时没有产品上市的公司数量占较大比例且各个阶段平均IPO金额不低,除处于临床II期的公司平均IPO金额小于1亿美元外,其他临床阶段的公司平均IPO均在1.2亿美元以上。进一步分析样本,2018年IPO的公司中有近55%成立时间小于5年,其中成立3年的最多。从建立到融资再到上市的时间如此迅速表明生物技术板块日益成熟。在这些年轻的生物技术公司中,并不是所有都从靶点开始研发新药,其中不乏通过License-in项目或者是从现有公司中剥离出来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对2018年的数据分析,致力于从药物发现开始的公司以及通过License-in项目的公司平均IPO金额较其他类型更高,这可能得益于从头研发的公司通常有核心的技术平台,平台能够源源不断产生新项目,抗研发失败风险能力较高;而License-in项目往往都有较好的数据支持或者来自于较大的药企,投资者更放心他们的前景。

       在众多适应症中,肿瘤领域依然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据德勤近期对12家主要的医药公司处于研发晚期的项目统计发现39%为肿瘤项目,而相似的分析在2010年仅为18%。回到Chris的样本中,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技术公司IPO募资总额约28亿美元,占全年IPO的34%。虽然肿瘤领域IPO金额总量大,关注其他适应症的公司在平均IPO募资金额上也不乏亮点,如抗感染领域,6个生物技术公司平均IPO为1.47亿美元,高于肿瘤领域平均IPO的1.36亿美元。在这6个公司中,歌礼生物以3.99亿美元的IPO位居前列,它也是港交所新政下第一家上市的国内生物技术公司。此外,聚焦罕见病的公司也表现不俗,平均IPO金额紧跟肿瘤领域公司。

       在2018年的IPO中,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生物技术公司不得不提。该地区的17家生物技术公司破纪录地通过IPO总募资24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PO史上最大交易的Moderna Therapeutics(IPO:6亿美元),Rubius Therapeutics(IPO:2.77亿美元),Homology Medicines(IPO:1.65亿美元)等公司,详细见下表。受益于港股新政及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改革,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发展势头稳定上升。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歌礼生物、华领医药在港股IPO均表现不俗,多家公司IPO金额均在4亿美元以上,总IPO金额约22亿美元。港股新政使得资本退出有了新的选择,由于其在地域、文化、语言上和中国内地一脉相承,未来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家及人民币基金的IPO主要阵地,通过提供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并购机会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整合。

       2018年IPO的结果超出了许多分析师的预料,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在近几年将大量资金投到生物技术公司中的风险投资机构及私人投资者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退出。Renaissance Capital在其报告《2018 review of the U.S. IPO market》中指出,2018年美国股市IPO公司中由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有87家,占IPO总数的46%,较2017年增长43%,主要得益于生物技术公司IPO数量的增长。其中生物技术公司IPO占2018年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一半以上(报告中指出2018年有58家生物技术公司在美国市场IPO)。第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技术平台型公司及基因组学药物型公司的增加导致了生物技术公司IPO的第三波浪潮。和前两次浪潮不同,现在的生物技术公司有更多的资产和在研项目,即使一个项目不成功,还有许许多多的新项目可以从平台中产生。第三,新技术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成功增强了药物研发的信心。例如FDA批准的细胞及基因疗法Kymriah和Luxturna让投资者看到了前沿的科学变成现实的可能,也为从事这样研究的后来者的融资铺平了道路。第四,内部购买也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据Renaissance Capital统计,大约84%的生物技术公司IPO都有三分之一被内部既有支持者购买……

       展望2019,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前景依然强劲。

       考虑到美联储政策、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欧洲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近期的中美关系等因素,2019年全球市场可能会更加“活跃”,挑战性也更大。但是对于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仍然有许多机会。首先,中国在大多数疾病领域都拥有庞大的患者人群,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意味着更快更便宜的临床试验病人入组。第二,对于中国常见的疾病领域,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先天的优势。第三,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制造业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随着生物制药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有能力迫使某些药物降价,例如PD1。第四,在一些治疗领域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细胞及基因疗法。据统计,中国CAR-T在研项目165个,是全球数量最多的国家。第五,中国的投资者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都十分活跃,如红杉资本等。最后,2018年生物技术公司IPO的爆发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并购机会。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手中往往有核心技术平台或极具潜力的在研产品,通过被大公司并购能够获得谈判的筹码及未来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大公司则能够巩固既有产品线以及进入新的领域。Bayer 2018年收购Monsanto就是近些年生物技术领域重要的事件。

       不过,我们依然需要对未来怀有敬畏。

       药物研发是当今最复杂的工作之一,不仅需要对科学及技术精通的人才,也需要具有管理经验、拥有全球视野的领导者。虽然海外归国人才一定程度弥补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管理人才缺乏的困境,但人才缺乏依然是未来几年的难题。此外,大多数公司核心技术或产品缺乏差异性及竞争力是限制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抛开国内100多家PD1项目不说,国内许多公司的在研产品扎堆严重,同靶点布局竞争激烈,如CD20及 TNFα等热门靶点。以往,一些公司的技术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或产品不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亦或通过License-in海外产品的中国权益在国内也能获得成功,但这一情况正在改变。随着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改革,海外产品能够轻松并且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国外企业也逐渐不再需要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国内企业将比以往更早面对面地参与国际竞争。此外,国内对创新治疗方案的支付能力的缺乏也是重要问题。据统计,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低于500美元,远低于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创新但是昂贵的治疗方案短期内可能在国内市场面临困境,但是相信随着市场及国家政策的调节,我们也能够正确评估创新的价值。

       为了方便大家分析2018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IPO的生物技术公司情况,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汇总了全球76家生物技术公司IPO情况,因收集途径较多,难免遗漏,仅供各位参考,也欢迎留言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 The 2018 IPO Market's Most Active Venture Capital Firms

       2. Moderna Therapeutics on path to becoming biggest US biotech IPO in history

       3. Why 2018 Could Be An Explosive Year For Biotech Mergers

       4. Biotech IPOs soared in 2018 but may bode for a cooldown in 2019

       5. Why so many companies seek OrbiMed’s investment for validation and help in the IPO process

       6. Pharma industry returns on R&D investment hit nine-year low

       7. Biotech Outlook 2019: Will the Pressure Continue?

       8. Massachusetts Biotechs Raise $2.4 Billion in 2018 IPOs

       9. Can China’s R&D sector shake its reputational issues in 2019?

       10. Boom: 2018’s biotech IPOs

       11. 2018 Annual Review ofUS IPO Market

       12. 美股之家

       13. Biopharmcatalyst

       14. Bio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