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跨国药企宣布,裁员近1000人。

  两跨国药企宣布:近1000人将被裁

  近日(12月11日),路透社等外媒报道,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已经证实,计划削减超过10%的法国劳动力,共327个工作岗位。其中,人类健康部门裁员197个,动物健康部门裁员130个。

  据悉,勃林格殷格翰在法国的两个部门雇佣了2800名员工,虽然裁员327人,但还将创造32个新工作岗位。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赛诺菲也宣布计划在法国裁员670人,裁员计划将在2020年前完成。

  据悉,赛诺菲的裁员计划计划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将涉及外联事务、人力资源、财务、审计、法务和技术支持等几个部门。除此之外,计划会有80个IT工作岗位被外包出去。

  除此之外,赛诺菲表示,它还计划在法国招募250名员工,担任生物生产和数字技术等领域的新职位。据悉,新招募的员工将为一项名为“地平线2020”的全新全球转型计划服务,该计划被指将影响赛诺菲公司在其他成熟市场的功能转型。

  外企裁人:成本控制,专注优势业务

  外媒报道显示,勃林格殷格翰目前在人类健康部门雇用了514名员工,将减少近39%。其法国部门负责人Jean Scheftsik de Szolnok告诉法新社(AFP),在过去两年中,人类健康部门的营业额下降了18%,部分原因是药品的可报销价格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其三分之二的削减将来自制药销售代表。

  据了解,在失去对旗舰呼吸药物Spiriva(噻托溴铵)的专利保护后,勃林格殷格翰在过去的几年一直致力于削减全球成本。例如,在2016年,它宣布计划将美国劳动力减少约725人,并随即进一步削减120人。

  与裁员同时进行的是,公司一直在进行一系列收购,以进一步完善其研发管道,包括一系列免疫肿瘤学的交易。其中包括9月以2.1亿欧元收购溶瘤病毒公司ViraTherapeutics,以及与法国生物技术公司OSE Immunotherapeutics签署有关抑制剂的11亿欧元协议,以及与Siamab,AbeXXa Biologics,CureVac和Philogen建立的早期联盟。

  由此可见,对勃林格殷格翰而言,削减成本,专注重点战略,聚焦优势业务,即“钱要花到刀刃上”是裁员的主要原因。

  赛诺菲也给出了类似的理由。

  集团曾在9月份表示,在达到预期的一年15亿欧元(17亿美元)成本削减目标后,它还将继续实施成本节约。

  据《经济参考报》统计,从2008年到2017年,赛诺菲在法国的员工人数减少了3600人。然而,裁员不仅仅发生在法国,今年1月下旬,赛诺菲宣布裁减了美国糖尿病和心血管销售团队的400名员工。

  EPVantage的报告显示,2016年制药巨头裁员计划中,赛诺菲最“狠”,员工总数减少8%。

  裁人是为了聚焦研发,赛诺菲表示,将投资7亿欧元(共计人民币约54.6亿元)来升级其生产设施,主要偏重于生物技术和疫苗产业。

  显然,对赛诺菲来说,裁员也是为了平衡业务重组,专注核心领域。

  跨国药企纷纷裁员为哪般?

  事实上,目前多家跨国公司裁员,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原因。

  11月30日,拜耳宣布计划退出动物保健业务,出售部分消费者健康品牌和产品线,合计裁员12000人。通过这些改变,拜耳专注于推动其核心健康消费品种类的盈利增长。

  9月25日,诺华宣布,计划在其总部瑞士削减2200多个工作岗位,此举将波及1500位药品生产一线员工以及约700名商业服务部门职员。据悉,诺华的裁员也是为了专注重点战略。诺华创造450个新的就业机会,来配合起细胞与基因疗法生产基地筹建工程。此外,诺华承诺:确保每年斥资30亿瑞郎专项资金用于新药品及新疗法的研发与生产。

  9月18日,诺和诺德官方网站发布《转变研发方式的计划》,宣布在中国和丹麦裁员400人,作为其研发部门重组的一部分。

  据了解,诺和诺德希望能够通过精简团队集中精力,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慢性病药物,以分担并减轻其核心糖尿病业务面临的市场压力。

  9月17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将在美国裁减650个职位,包括200个内勤人员,以及450个医药代表职位。据报道,GSK已经就裁员项目向美国商务部和各州报备,裁员带来的资金结余将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支持,据称这是葛兰素史克全球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很显然,跨国药企纷纷通过裁员来削减全球成本,聚焦细分领域,同时进行产品线外包,裁撤冗余人才,由此来节省经营成本,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优势业务。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多跨国药企将裁员结余下来的资金用来投入研发之中,或进行研发部门重组,或升级研发设施。

  以往,专利过期的原研药在中国的价格居高不下,除了本身研发成本之外,没有可替代的仿制药品无法形成竞争是主要原因。

  而在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背景下,跨国药企“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原研药企要么接受大幅度降价,要么失去较大的市场,即使中标,销售环节,销售成本也会被大幅压缩。

  当市场红利期消失时,不仅要“瘦身”,强身更为重要——此时腾笼换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显然是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