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内地医改探索方向而被寄予厚望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医院),日前被媒体曝光出现财务危机。
2012年10月落成的港大医院资金由深圳市全额提供,而香港大学则提供人力资源,但港大承认开业两年来垫支约2亿元(港元,下同),一直没有向医院收回。独立顾问报告估计,医院至今已亏损逾10亿元,若一切维持现状,至2023年医院将亏损多达48亿元。
港大为医院垫资近2亿未收回
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全深圳市最大的公立医院,也是首间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
2011年7月27日,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坚持公立医院属性、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基础上,由双方共同组建的医院决策和管理团队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管理。医院将借鉴、引进国际一流的先进医院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探索公立医院管理新模式,为深圳市乃至全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港大深圳医院2012年10月开业,由深圳市政府出资35亿元兴建,而营运费用也由深圳政府补贴。医院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资金由深圳市提供,而香港大学则会提供人力资源。全部投入使用后,开放床位2000张,可容纳日门诊量8000至1万人次。
先全科后专科的分诊模式、全科130元打包收费、廉洁医务等创新制度,让医改停步不前的内地,对这所深港合作的新型医院寄予厚望。
根据当年港大校长徐立之与深圳市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深圳市政府会资助港大深圳医院首5年经营开支。但日前有媒体透露,自2012年营运至今,由港大垫支的款项近2亿港元,却一直未有向港大医院收回该款项。
设备审批慢 项目未能上马
据港大校委会委托普华永道为港大深圳医院撰写的顾问报告估计,假设一切维持现状,2013至2023年间,医院累计总亏损将多达48亿元;报告同时列出2015至2023年间维持现状将亏损37.36亿元。以此推算,去年和今年医院总亏损逾10亿元。
事实上,今年7月初港大医院总结成立两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港大深圳医院透露,一直苦恼深圳有关部门设备审批慢,迟迟不能到位而导致该院一些项目未能上马。院长邓惠琼透露,临床肿瘤中心今年下半年会提供放射治疗服务,而生殖医学中心也将开始服务。而心血管疾病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骨科及创伤中心计划于2015年提供服务。
目前港大医院日门诊量为2500人次,预计年底前能实现3000人次的日门诊量。港大医院低收入高开支的现状也让不少深圳市民担心这家医院在五年政府“断奶”之后的出路。对此院方回应,国际诊疗中心收费标准将参照香港的玛丽医院特需服务,用以补充医院的公益性医疗服务资金。
但顾问报告指出,港大医院原希望利用私家医疗服务(即国际医疗诊疗中心等高端医疗服务)收入补贴公营服务,至今却仍未做到导致亏损持续。报告建议港大与深圳市政府于2015年前先落实一系列措施解决目前行政分工等问题,然后再考虑将公营服务费用加价15%、额外增聘30名香港医生、将私家病床数目由240张增至500张等方案,才有望最快于2018年收支平衡。
港大提出举措:能否提高收费
为此港大校务委员会7月26日早上开会,委员检视了港大深圳医院的运作及财政状况。校务委员会主席梁智鸿医生会后承认,港大医院开业两年来港大为医院垫支约2亿元,一直没有向医院收回,但强调校务委员会一致决定继续支持发展港大深圳医院计划。
梁智鸿表示,港大将会把顾问报告,连同港大将会为提升港大深圳医院营运而推行的措施,交予深圳政府。有关措施将包括深圳市政府能否容许医院提高收费、加开私家病房、提升国际医疗中心的运作,以及加速推动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及创伤中心等5个卓越医疗研究中心提供服务。同时,港大会提请深圳政府协助处理一些例如医疗器材入口的清关程序,让医院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及时的服务。
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指出,港大深圳医院是一项崭新的计划,其营运模式独特,过往也没有先例可循。校方为其营运情况作恒常检讨是适当且有需要的安排。他强调,港大会抓紧港大深圳医院计划所提供的机遇,同时会和深圳政府继续合作,以处理相关的风险。
港大强调,港大为医院垫资的2亿元并非公帑,而是港大的储备,日后会继续与深圳市政府保持沟通。
追问
港大垫支近2亿元是笔啥费用?
深圳医管中心:为港大聘请医疗专家的薪酬,尚不清楚究竟是多少钱
对于开业两年来垫支近2亿元港元,至今仍未归还的吐槽。深圳医管中心回应,香港大学方面提出的费用,为香港大学聘请在港大深圳医院工作的港大专家和管理团队的薪酬等费用。目前港大深圳医院方面的香港医生以及香港管理层的薪资费用都是由香港大学方面支付,但这笔费用应作为医院运营成本,从医院运营经费中支出。不过对于这笔费用的数量是否达到了港方吐槽的两亿元,医管中心回应,关于支付标准、每年支付金额,医院董事会已经责成医院提出方案并进行测算,报董事会审议,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金额究竟是多少。
财务问题是否影响医院运营?
港大深圳医院:医院发展不会受到影响
深圳医管中心:全力以赴支持医院发展
针对港媒曝出港大深圳医院出现财务危机,难以为继等问题。昨日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表示,深圳市政府和香港大学一直在全力推进港大深圳医院的发展。有关港大深圳医院的财务事宜,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大学一直都在积极处理中。财务事宜不会影响医院的运作。希望社会各界对医院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
深圳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昨日回应,今年上半年,港大深圳医院门急诊量(包含体检)27万人次,出院人次7458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37.2%、362.1%。
总体上来讲,官方认为港大深圳医院的运营管理情况符合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精神。医院仍然处于开业运营初期。目前出现运营管理问题,都是医院实行开放式发展,以及新制度入轨与旧体制碰撞产生的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表示,对深港医疗合作的决心坚定不移,将全力以赴支持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深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医院业务量的加快增长,以及专科诊疗中心的逐步开放、医疗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如何盈利?
港大深圳医院:改变收费标准,不排除提价
深圳医管中心:服务量越大,政府补贴越多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回应,一是希望高端服务能反哺基础医疗,对回归公益性有帮助。二是目前医保收费里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医院希望以后能推广打包收费,并且打包收费不能亏本。三是希望在可能的范畴里收费标准有所改变,比如改变目前亏本的全科门诊打包收费状况,也就是不排除提价可能。
而院方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港大深圳医院的状况并不是简单用亏损或者盈利来形容,医院现在和未来的目标都是实现收支平衡。医院目前投入的成本里,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购买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成本,这些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不可能通过只有数年的运营就能收回。目前医院也在努力,希望能得到更多深圳市民的认可。
根据香港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署的协议,政府给予的特殊补贴将逐年减少,在运营5年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要自负盈亏。而深圳医管中心回应,港大深圳医院目前每年享受的政府补贴没有坊间传说的每年十亿元那么多,政府补贴一直与医院的运营量挂钩,去年深圳市政府批给港大深圳医院的财政预算是1 .3亿元。医院的服务量越大,政府补贴越多,所以摆在港大医院面前的,是提高服务量的问题。
专家观点
廖新波:建议港大医院股份制改革
深圳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透露,港大深圳医院沿袭的是香港公立医院的模式,但是大的土壤———也就是目前内地的整体医疗环境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就拿设备资金的审批来说,依旧是多个部门层层审核的体制下,港大深圳医院显然还不能在这种机制下如鱼得水,港思维和深智慧不能结合,水土不服是必然结局。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表示,一方面政府希望港大深圳医院能够提供优质的基础医疗服务,而另一方面又无法解决长效的补贴问题,优质和廉价本身就是矛盾的。而且官方仍未思考透彻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港大深圳医院本身具备模板效应,但是否能够复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毕竟需要的财政补贴数字十分庞大。对于目前受到诟病的内地的医疗体制来说,之所以有大处方和大检查的问题,在于医院的趋利性,但归根结底,医院的趋利性正是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导致,如果港大深圳医院也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服务和管理质量仍难以保证。
廖新波表示,如果官方认为成本过高,可以通过社会股份制的方式来改造这家医院,公开招标社会资本来介入,高端医疗行业的市场前景依旧看好。
记者观察
港式模式的背后是政府不计成本付出
关于港大医院的财政补贴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在投资的掌柜———深圳市看来,医院能享受的补贴数额必须与医院的服务量挂钩,也就是说,一年为多少深圳市民提供基础医疗,决定了医院能从投资人口袋里掏出多少钱。
而在小伙计港大深圳医院看来,目前医院的患者数量不够多,依旧与部分仪器和设备未能到位,导致一些项目不能开展有关,据一位知情人士吐槽,该院负责人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四处筹钱,以应付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转。
一边是需要足够的门诊量以提供足够的财政补贴,而另外一边则认为资金到位和审批速度拖慢了进度,这就陷入了一个相当矛盾的悖论里。起初,深圳政府和港大深圳医院都希望能够通过特需服务的供给,来实现对基础医疗服务的补给。但就目前港大深圳医院的国际诊疗中心运营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情况并不乐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深圳市民暂时还不能接受为高端特需服务买单,比如目前与港大深圳医院签署合约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并不多,还比如目前人手不够,国际诊疗中心尚不能全面开放。
这确实是一家锐意改革的医院,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法人治理结构;“高薪养廉”、全员聘用的人事制度;以医生的资历、岗位、绩效相关而与医院、科室脱钩的薪酬制度;财务报告向社会公开;为医生购买执业责任险;拟通过自主招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药品以及与普通就诊病人直接相关的预约分诊、打包收费,都显示出这家医院的与众不同之处。但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确实又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根据媒体报道,港大深圳医院医生的年薪从30万元到91万元不等,光人力资源支出,就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2013年香港政府为公立医院的财政预算是338亿元,政府的财政支出几乎是占到医院收入的九成以上。而深圳市公立医院能享受到的财政补贴是大约只能占到医院收入的17%,虽然港大深圳医院确实享受到了相对于其他兄弟医院更多的“疼爱”,但显然去年1.3亿元的补贴数字低于院方期待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了,一家能够独立运营的医院同样需要时间。港式模式的背后就是政府不计成本的付出,期待港大深圳医院能树立改革的范本,这种不计成本仍然需要延续一段时间。但港大深圳医院也不是没有改进空间,该院的盈利能力不佳确实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同是香港背景,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就能迅速实现收支平衡,原因固然有该院是专科医院,成本比综合医院小,但是真有高水平的国际级医生长期坐诊也是重要原因,而目前港大深圳医院所采取的港医指导团队,内地医生成为面对患者主力的模式,是不是真的适应这个市场,目前依旧不算高的门诊量已经给出了答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