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关键之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深化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不断出现,运营效率稳步攀升。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4年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提高,增长幅度有所降低。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5021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00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1%,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4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570家、下辖门店15.82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7.44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3.26万家。

  2、效益情况

  2014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21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5.4%,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47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4.8%,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7%,与上年基本持平。

  3、销售品类与对象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3.8%;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4.6%,中药材类占4.0%、医疗器械类占3.6%、化学试剂类占1.3%、玻璃仪器类占0.2%、其他类占2.5%。

  据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4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占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78.4%;非药品销售占21.6%。

  按销售对象分类,2014年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为642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2.8%,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纯销(包含对医疗终端、零售终端和居民的销售)为859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7.2%,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4、销售区域结构

  2014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39.1%、华北17.0%、中南21.6%、西南13.0%、东北5.1%、西北4.2%;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行业销售总额的77.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014年,销售额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山东、重庆、河南、云南;10省市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4.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5、所有制结构

  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药品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288亿元,占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4.4%,实现利润140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56.9%;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56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24.3%,实现利润70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28.1%。

  6、配送结构

  2014年,药品批发直报企业商品配送总额9460亿元,其中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82.5%,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17.5%,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比较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103亿元,其中自主配送物流费用占84.0%、委托配送物流费用占16.0%,委托配送物流费用占比较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和委托配送物流费用占比下降是由于直报系统企业中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加大自身物流建设,提高自有配送能力,减少了委托及非自有配送比例。物流费用占企业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额的18.5%,与上年相比增加了2.1个百分点,占营业费用的比例为32.2%,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基本药物配送额为1374亿元,其中对本省配送金额占比87.24%,对外省配送金额占比12.76%。

  7、行业资本运作情况

  随着一心堂和柳州医药的成功上市,2014年底,药品流通上市公司达到17家,市值总值为2593亿元,平均市值为152.54亿元。市值100亿以上的企业有8家,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一致、华东医药、中国医药、国药股份和一心堂,其中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市值均超过400亿元。

  2014年17家药品流通上市公司披露的对外投资活动共有79起,涉及金额54.8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投资活动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对区域市场的布局方面。

  8、对GDP、税收和就业的贡献

  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24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67万亿元。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9%,同比分别增长和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0%。

  2014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纳税额60.38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6%,全行业从业人数约为517万人。

  二、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近年来,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但自2011年起增速逐年放缓,从24.6%逐步递减到15.2%。发展态势契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即增长进入换挡期,行业已告别连续8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近年来行业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新一轮医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扩容所带来的城乡居民用药需求大幅上升。随着基本医保已覆盖全国96%以上人口,居民用药需求的增长趋于稳定,加之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均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药品流通市场销售增速有所放缓。

  (二)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4药品流通行业统计报告:医药电商激增

  从增长速度来看,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其中前1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4%,前5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0%,增速与上年比分别回落2.0、3.5及1.9个百分点,但仍超过行业增长的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有15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在800亿元以上的有3家,比上年增加2家。

  从行业市场占有率来看,2014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为65.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前三位药品批发企业占 30.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8.8%,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药品批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取得良好效益。

  (三)药品零售行业销售增速明显回落

  2014年药品零售市场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零售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医保控费日趋严格,加之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持续提升和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推广在短期内挤占零售药店市场空间等原因,使得药店业务增长空间收窄,零售市场销售总额增速回落至10%以下。

  2014年前100位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占零售市场总额的28.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前5位企业占9.7%,前10位企业占15.2%,前20位企业占19.3%,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药品零售企业有15家,比去年减少1家,其中在40亿元以上的有6家,比上年增加3家。零售连锁药店占药店门店总数的36.57%,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药品零售连锁率连续三年提升,龙头企业呈现强者愈强态势,但行业整体结构未有明显改变。

  (四)医药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激增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共有353家企业拥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放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4家,增加幅度创历史新高。从业务形式看,B2C(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发展最为迅速,全国累计共有264家企业拥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127家;B2B(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的发展相对缓慢,全国累计共有73家企业具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22家。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加速发展,全国累计共有16家平台具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5家。

  国家食药监总局2014年5月公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升了企业开展互联网药品经营的积极性,推动医药电商企业快速扩容。但新规未能在2014年落地,加之互联网经营环境不佳、企业缺乏物流服务和人才储备等因素,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也意味着医药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

  (五)医药物流向专业化、智能化及社会化方向发展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加紧实施、医药电商加速发展,推动了2014年现代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等全国性企业及南京医药、广州医药等地区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具有WMS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线与传输带等技术设备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29个省市区已建成现代医药物流中心237个,建筑面积为5010587平方米;在建现代医药物流中心64个,建筑面积为1662649平方米。

  2014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具有第三方医药物流资质的有116家;具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颁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文件的有93家。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创新服务模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行业增速放缓的形势,药品流通企业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药品批发企业积极与医疗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业务合作,提供各种增值服务。2014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开展物流延伸服务的有68家;承接药房托管的有64家;承接医院药库外设的有22家。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药店服务模式。广州健民医药与英国联合博姿集团联合打造现代社区药房模式,在购物环境、商品组合及运营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及杭州全德堂药房努力探索 DTP(高值药品直送)药房模式,建立起一整套DTP的标准化体系,为厂家提供定制的信息化服务,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南京医药依托社区健康体验店,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慢性病检测与用药咨询、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开拓以健康服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百洋健康网将医院、医生、患者、药店、企业、政府等各方面要素链接成云服务平台,构成了支持健康产业创新的智慧健康生态圈。

  (七)医疗机构拖欠药品批发企业货款问题仍未缓解

  2014年度医疗机构拖欠药品批发企业货款时间过长问题仍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79家药品批发企业对医疗机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22天,应收账款总额高达587.07亿元,占对公立医疗机构销售总额的37.6%。个别医疗机构在6个月回款时给企业开具银行承兑汇票(通常承兑期为半年),将支付药品货款的时间又延长了6个月,制约了药品流通企业流通及运营效率的提高。

  三、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关键之年。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是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药品流通企业发展转型的主线。预计2015年行业销售规模将维持稳定增长,行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一)行业销售总额将保持稳定增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药品供应服务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医改政策导致的药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难以再现,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转向人口结构、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新的医疗健康需求。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趋势明显,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2亿人,占总人口数比例为15.5%;国内城镇化率已升至54.77%,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53亿人,为医药保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社会办医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也将为药品需求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同时,国民自我诊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品审批制度也在逐步放开,有望带来大健康产业新一轮的需求增长。据国际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预测,2013-2017年中国药品市场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4~17%间。

  (二)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步伐加快

  2014年,国药控股完成对四川医药并购,嘉事堂连续收购数十家医疗器械公司,显示未来几年行业内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将以并购整合的方式实现产业集中和结构优化。在IPO逐渐提速、行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异常活跃以及新三板的持续繁荣等因素的刺激下,2015年药品流通企业资本运作的步伐有望加快,近期药品零售企业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的成功上市,预示着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药品流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前景。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行业进入全面转型发展新阶段

  在国家“互联网+”战略推动下,医药电子商务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抱互联网将是2015年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医药电商的发展将形成新的药品流通行业供应链体系,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01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现代医药物流将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行业将充分利用包括移动互联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力度建立布局科学、安全高效、技术先进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医药物流和服务体系,提高药品配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同时,合理使用社会物流,构建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完善跨行业、跨区域的智能医药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将成为趋势。

  (四)药品零售企业将面临深度变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家已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文件,相关改革的深入将使更多医疗机构取消医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削弱零售药店的价格优势。同时,新版GSP认证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全面实施将大幅提升药品零售企业的经营费用,人工、房租、水电等各项成本的上升,电子商务等新渠道的冲击,将使零售企业传统业务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收窄,甚至驱使不少难以满足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已推动实施的医改政策明确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药品定价机制改革也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2014年起开始形成注册在药店的执业药师数量大幅上涨的势头,将有力提升药店的药学服务水平。以治疗、保健、康复为核心的药学服务体验消费及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将为未来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五)行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将出现结构性变化

  2015年,行业将努力解决影响总体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适用人才缺乏的问题。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国41.5万余人获得执业药师资格,其中注册在药店的执业药师近13万人,平均每家零售药店配备执业药师人数0.3人。随着新版GSP的全面实施,预计2015年药品零售企业将全力提高执业药师保有量和配置率。同时,针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药品流通企业将重点吸收具备医药专业背景、具备供应链管理意识和大数据应用思维的电子商务人才加盟,培养具有网络技术、医药专业、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多元化的跨界人才,为采用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