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个前提,处方院外化合不合法?查一下《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明文规定处方必须配置纸质处方,并可以自由到有条件药店取药(恰恰是医院违规限制处方流动)。从去年到今年密集出台的医改文件中,几乎每次都强调处方购药的自主性。
诚然,多年的以药养医机制形成了“医院共谋”,就是院长和医生有一个共同利益——多开药,大家都赚钱。虽然院长也在喊着控制药费,但是建设中的大楼也需要医院收入的跟上呐。
然而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对以药养医坚冰的打破,院长和医生的利益逐渐由共谋走向对立:首先是“医药分开”在党的十七大中作为纲领性文件的提出,然后北京为首试点并逐渐全国推行的“零差价”政策,接着是福建安徽开始的“铁血”招标,再接着是2015国务院38号文件,至2017年等级医院药占比下降至30%,还想将检查费耗材费提高以给药费比例增加空间吗?休想,文件还要求耗材费用不得超过总费用20%。虽然文件中用的词是“争取”而不是“必须”,但是各省陆续给等级公立医院院长们的考核上了这道紧箍咒,相信科室主任、医生也陆续感受到了药占比考核的寒风。
这还不算完,2016年国家的分级诊疗政策又明确规定:三甲医院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病人,每年门诊量要以不低于10%的增长率向社区转移。也就是说,不仅控医院的收入,还要控医院的病人。
所以,不要以为处方院外化会惹怒院长,我曾经形容,院长在这一年当中态度变了三回:年初坚决反对,年中半推半就,年末双手往外推,赶紧到院外销售去吧。
那么大医院怎么活下去?有人认为招标政策会有往复,有人认为药占比和分级诊疗肯定推不下去,还有人认为民营医疗机构会大举蚕食公立医院市场,医生会大量出逃公立医院……
我认为这些都不可能。国家政策层面的态度非常明确和坚定:
1.保基本的事政府管,通过招标降低药费支出,通过药占比降低提高医疗服务收入进而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推进分级诊疗让医疗资源布局更合理。
2.满足更高层级医疗服务需求的事市场管。公立医院可以成立特需,医生可以多点执业,诊所药店可以提供特色医疗健康服务……
所以,接下来必然会发生的是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基层社区医院的药品扩容,公立医院特需医疗的扩张甚至连锁化。
所以,具有悠久品牌的公立医院不仅不会萎缩,还会在新形势下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院长早忘了处方院外化这档子事了。
作者简介:张小平,百洋医药营养与代谢事业部总经理,青岛纽特舒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进入医药行业,曾任职于礼来、拜耳、辉瑞等知名中国药企,以及敬一堂、鸿茅药业等本土药企,从业务销售一线成长为企业总经理,获医学、法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张老师是同时拥有外企、本土企业丰富管理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兼具丰富市场实操经验及现代管理思维的企业高管,多年来培养、打造了一批优秀的医药销售队伍,深获赞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