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自诊疗的中医药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基于自诊疗的中医移动医疗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北京知疗科技有限公司顾问鲁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的移动医疗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一是研制可穿戴设备;其二是做医疗周边服务,如帮助挂号、停车、医疗付费等等;其三是提供问诊服务,沟通患者与医生;其四是提供关键词搜索。鲁军认为,“目前存在的所谓的‘互联网+’、大数据医疗概念,大部分与‘治愈率’无关,实际上是‘泛医疗’概念,而不是精准医疗的概念。如果想让互联网造福到患者个人,最方便的就是让患者利用自诊疗的工具,做到小病早治,不仅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大大减少费用。”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自诊疗的医学传统。古代所谓的耕读人家,自幼童入塾就有两门课业:一是经邦济国的学问,一是悬壶济世的学问,遇有明君圣主可以封侯拜相,反之则退隐山林,救民病患。从粗识文字的农人到内阁大学士,都有自诊疗的医学训练,可上疗君亲,下救危苦,以不懂岐黄之术为耻。也就是《黄帝内经》上讲的,“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鲁军表示,“中医药发展的真正动力还在于广大民众。”
有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就医人数达百亿人次,其中90%是普通常见病,而居前五位的常见病就占到就医人数的50%,普通常见病就医给财政和个人带来极大的支出压力。
“如果自诊疗能够重新恢复的话,基于自诊疗的中医移动医疗将有很大的市场。恢复民众的自诊疗能力是我国提升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鲁军坚定地称。
鲁军强调,“因为中医是一个整体医学,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微观医学。而西医是微观加微观的研究方式,不仅研究到器官,还会研究到小部件、细胞、分子结构,甚至到基因层面,因此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掌握,只有各科齐全的大医院才能治疗,所以患者是无法基于西医做自诊疗。”
“中医治疗是从表症入手,如面部是否潮红、舌苔是薄是厚等,患者本人很容易体会和描述,通过对表症的描述,借助移动医疗工具,导航到相对应的证,就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诊疗能力。这是中医的特点所决定的。”鲁军表示。
据了解,北京知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知疗”产品,就是借助以《中国本草全书》为代表的医药典籍文献,秉承延续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传统,依靠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专家顾问团队,结合当今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情况,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出的一款自诊疗软件应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