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莆田系”开设民营医院形成规模之时,5月5日,北京市出台试行公立医院特许经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首批试点划定儿科、产科、康复、护理等资源短缺的专科领域,而这些专科也是目前被社会资本承包或自营的重点领域。对此,北京一些民营医院的经营者表示,新政带来的“风险和利益”共存。

  5月5日,北京市卫计委和财政局联合出台《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管理指南(试行)》,并从下发之日起生效。此消息在本市的医疗机构“一石激起千层浪”,医疗人员、研究专家和社会资本投资人各有看法。尽管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承认此举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来自社会民间的声音并不一致。

  北京圣马克医院执行院长叶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立医院特许经营在他看来是好事。“我觉得我倒是认可这件事。现在社会资本开办医院最大的问题是品牌影响力较弱,老百姓并不是很相信社会资本办医的效果,特别是民营医院的诚信度。公立医院特许经营在一个层面可以说是品牌输出,这样要比慢慢建立一个新品牌得到社会信任度好很多。”叶明坦言。

  尽管叶明表示“如果有机会能够合作会支持也非常乐意”,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已有的民营医院要想“牵手”公立医院,特许“大品牌”使用费是个坎儿。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北京市公立医院的特许加盟,授权加盟的投资者除了要通过市、区主管部门的层层审核,还需要一次性投入品牌使用费和加盟费,这个数目也许会超过自己投资办医院的前期投入费用。

  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对此表示,从社会资本医院来说,特许加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是可以通过特许经营使用公立医院的品牌、专利、商标等来吸引患者,提高自身品牌力度,这也是特许经营的初衷,鼓励民营资本办医。“品牌费与特许经营费是需要提前缴纳的,并不是说运营盈利后再缴纳,这样一来钱交出去了,而医院的投资回报期很长,同时并不能够确定是否会因为特许经营带来利润,这会增加社会资本的风险。”

社会资本抉择民营与特许办医

  叶明也认为,特许加盟使用公立医院品牌存在着为他人做嫁衣的潜在风险。“一直使用他人的品牌吸引患者,如果一旦终止合作,或许会丢失固定患者。”据了解,北京市规定的公立医院特许加盟品牌使用时间首期签约不超过十年,期间一旦出现事故“闪失”和纠纷“硬伤”,将面临取消特许加盟的资格风险。

  曹健认为,公立医院特许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本办医院,但是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社会资本医院缴纳的品牌费和特许管理费等费用直接上缴政府,不会落到公立医院的手里,这样说来,没有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将自身品牌输出,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谈不上积极性。”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此举意在挽回“莆田系”民营医院过多过滥的局面,让“莆田系”有钱用在正道上。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经与公立医院并驾齐驱,但是,在诊疗服务的数量上只占到10.5%的份额,70%的民营医院处于亏损,20%的医院盈亏持平,10%的医院稍微盈利。新医改以来,一直强调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和经营却疏于监管。这次开辟公立医院的“特许加盟”,虽然目前看不出实质性成果,或许可为民营医院的前景带来曙光,更可让一部分硬件设施好的民营医院转化成为公立医院特诊和康复病房。对此,曹健持认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