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顺应国际潮流、将药代动力学作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标准的背景下,药代动力学的决定因素及其对药品一致性评价的筛选工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基本理念、临床研究风险、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等都离不开对药代动力学、药物ADME属性的基本认识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同时,对科学监管也是全新的挑战。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终点指标是药代动力学

       1984年美国颁布了“Hatch-Waxman”法案,FDA确定了以药物药代动力学行为的优劣作为“生物利用度”高低的终点性指标,评价仿制药与原药间是否具有一致性。FDA明确了药代指标在仿制药评价中,具有替代“药学、药效和毒理”的终点性评判权威性。此后30多年中,全球各国(包括我国)纷纷效仿,仿制药品质的一致性评价中均使用药代动力学属性作为终点指标。

       2、药代动力学不仅仅是一门方法学

       最错误的理解就是药代动力学仅仅是一门方法学,因此,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药代动力学实际是描述药物在具体的个体中的轨迹和行为的。尽管作为一个群体,药物可能会有药代属性的共性,但药物与具体的个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药代行为常常非常“个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药物的人体群体药代属性的同时懂得把控个体变化的个性行为。否则,在一致性评价中,因为个体药代属性的不同,导致一致性评价的失败。所以,防范“风险”首先须从改变“理念”做起。

       3、药代行为的群体属性或共性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终点指标是药代动力学

       共性中有两类属性,药物本身化学属性中的“弱点”和与生物体系哪些物质作用是否会有弱点。前一部分在一般的药学评价中都有评价,只是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问题。杨凌研究团队的主要贡献在后一部分。早在15年前,他们就开始构建了一整套药物早期ADME属性评价体系,评控药品的相应风险。这个体系的本质是将所有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人源性因素”在体外构建,与相适应的分析方法结合,筛选并明确影响药物宏观药代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原料药的选择、制剂处方与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后续的生物等效性实验中,受试者的选择、临床试验的影响因素、临床设计、分析方法等提供指导。

       4、药代行为个体属性或个性

       生物等效性(BE)对志愿者样本数的要求并非巨大,但小样本恰好凸显了个体差异的影响。我们团队进一步发展了“个体药代行为”的研究方法,通过针对性评价个体的胃肠排空、血流、脂肪比、血浆蛋白含量差异、代谢酶活性差异等药物体内处置决定性关键因素,确认上述共性因素中哪些是具体个体中影响药物摄入后血药浓度变化的具体决定因素。通过预BE实验中的极端个体,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评估对BE试验所产生的风险性影响,从而保障临床BE试验不因药品质量以外因素出现失败。

       [专家介绍]杨凌,1996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并获药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PI,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及长期聘任研究员。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代动力学中心主任。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开展药物早期ADME/Tox性质研究。在JACS、ACSNano、Cell子刊、Science子刊、Chemical Science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90余篇;他引3000多次,H index 29,谷歌指数RG 50。申请发明专利近100项,其中国际专利15项,已获授权40余项(含美国专利2项)。主攻系统药代动力学,在药物一致性评价、成药性评价、PBPK、精准医学领域等有引领性工作,擅长“高变异性药物(Highly variable drugs)”等效性研究的风险把控。目前自主研发的全新候选药物及个性化诊疗新试剂品种近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十二五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基金评审人;国家新药审评中心CDE的评审专家;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