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是第12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桥接健康和社会关怀,其目的是让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认识到,只解决健康问题,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可能还会困难重重。如果不同服务之间能够加强沟通能力,就可以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罕见病的诊疗指南。
据悉,该指南以《目录》及《释义》为基础,详细阐述了121种罕见病的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在每一种罕见病的最后提出了诊疗流程,用清晰的流程图形式向读者展现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的发布将对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指导医务人员识别、诊断罕见病,提升我国罕见病规范化诊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罕见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或病变,例如血友病、瓷娃娃、白化病、戈谢氏病、渐冻症……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6000-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其中80%以上属于遗传疾病。近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发病,其中约30%的罕见病儿童寿命不超过15岁。然而,只有约5%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超60%的患者甚至于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预计有3亿名罕见病患者,而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罕见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其患者规模已经超过现阶段我国老年痴呆的人口数,而其中约有24.6%的罕见病患者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在疾病诊疗方面,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能治疗、能有药。但我国普遍面临罕见病诊疗水平不高、诊断治疗经验和能力欠缺等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表示,罕见病诊断难在每种罕见病都不太一样,都有它的诊断难处。
以“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为例,由于每个人表现出的症状不一样,早期症状大多比较轻微,因此其早期诊断非常难。
“手部的一块肌肉萎缩了或者开锁的时候没有力气,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有的人去做检查,有些医院会做核磁、做手术,但术后还是没有改善,患者就会再到更大的医院去看、去诊断。这种起病的方式容易漏诊。”崔丽英说。
此外,“渐冻症”的诊断需要做肌电图。崔丽英表示,尽管很多医院都能做肌电图,也都有设备,但是由于检查者或者判断者水平不一样,有时候未必能及时做出判断,所以可能在疾病早期会出现误诊。
在世界范围内,即便在发达国家,罕见病的诊疗路径平均都在5年以上,甚至是10年。这些时间对于罕见病患者来讲,就是“生的希望”。因此,规范化的早诊断非常重要。
而我国在罕见病防治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此次发布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该目录共计收录了包括白化病、先天性脊柱侧弯、法布雷病等121个罕见病病种;2018年12月,北京市卫健委和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发布了《具备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所列疾病诊治能力推荐医院/科室名单(2018年)》。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这是首度从国家层面指出中国需要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用药。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