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一家里的长辈闲聊周围的医院及私人诊所的医疗技术问题,他言:“某某卫生站的医疗技术好过于你们卫生院,倘若不是合作医疗报销的缘故,你们卫生院将被某某卫生站把病人抢光。”

       激素医生依然存在

       群众看到的是疗效,而医生治疗的是良心。对于某某医疗站的某某医生而言,作为同行,周围哪个医生在哪方面有哪些比较擅长的领域,还是比较知根知底的。

       而他所言的那位医生便是我们同行们比较唾弃的“激素医生”。现在基层医生对于激素的应用已经比较慎重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害怕被别的同行们笑话。

       但不可否认,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个体诊所,为了博一个比较好的名声和吸引较多的病人,在这方面的使用依然比较随便。

       激素如同抗生素一样,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应用得当便是救命良药,应用不当就是病患祸根。

       近些年来,因为医疗质量的管理,以及工资全额拨付以后互相之间竞争力下降的原因,现在这样的“激素医生”已经很少很少了。

       但由于私人诊所面临着生存、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便滋生出了一部分片面追求快速疗效的“激素医生”,以便传播出去好的名声而吸引更多的病人。

       成本高昂让一些医生铤而走险

       基层很苦,私人诊所生存很艰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这些结果的产生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畸形医疗价格市场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我国医疗市场的价格远远低于医疗价值的,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经济的必然规律,当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时候,这个市场要么缩水、要么从其他地方补充。

       而近些年来的医疗行业的绝大多数黑幕都属于价格的另项补充。

       民众眼中医生是黑心的;政府眼里医生是腐败的;医生眼里医生的劳动得不到正常的回报,生活是困苦贫穷的。

       这也是医改这么些年,医疗行业依然存在很多令人不太满意之处的原因所在了。

       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相比较而言,生活的成本比较高造成了很多人的可支配收入比较有限,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里面,医疗费用是比较昂贵的,但在总体的收入水平和高成本的生活成本当中,医生的收入是微薄的。

       正常渠道的收入微薄,而生活成本高昂就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医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变相的拉病人、多做检查、开大处方等等,进而造成了更大的医疗支出。这便是一个不健康医疗市场下的不健康医疗环境。

       医改这么多年来,很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畸形的医疗价格依旧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来民众已经觉得医疗费用很昂贵了,再增长的话民众很难接受。

       特别是在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生活成本比较高,可自由支出比较少的情况下提高诊疗费用是民众无法接受的。

       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是离不开一个健康的医疗市场

       无疑,现阶段的医疗环境并不能令人满意,无论是政府、民众、医生。而这样的一个医疗环境并不是一个大家想要的健康环境。

       民众想要医疗支出减少,或者是相对的支出比例减少。而政府希望有限的保障资金能有所结余,并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而医生所希望的就更加简单了——安居乐业,仅此而已。

       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离不开它的执行者医生,而医生没有一份可供安居乐业的收入就很难保证他会去从其他地方变相的索取。

       一只鱼病了那是这条鱼的问题,而一池塘的鱼都病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这是不是这塘水的问题了?

       没有一个健康的医疗市场就很难缔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而健康的医疗市场不能避免医疗价值与之对应的医疗价格之间的问题。

       医疗费用支付是相对比较昂贵的,但倘若民众的其他生活成本比较低廉,而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比较多,那相对而言:对医疗的支出就显得没有那么昂贵了。

       当然这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可以避开这各种的不确定,而让繁琐变得简单。就如同美国的医疗,没有保险你就等着破产,有保险的医疗支出还是比较理想的。

       病人所希望的是生病了有医生,看医生的时候自己能够支付的起医疗费用,自己支付以后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与生存。

       对医生而言:没有了与之相对应的医疗价格就没有医生或者是没有更多的优秀医生为病人看病,而不健康的医疗市场让更多医生显得窘迫,进而造成了更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浪费。

       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是离不开一个健康的医疗市场的。只有一个健康的,在全民经济时代不违背经济规律的医疗市场,才有可能会有一个健康的、人人都满意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