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有一半基层患者得病,会选择不吃药。中国基层医生140万,占了28%,平均一个人服务430名患者,承接能力极其有限。要解决基层看病难、缺医少药的问题,就要‘强基层’,需从诊疗能力、药品品种、后勤保障等维度赋能基层,让更多患者回归基层。”
在分级诊疗政策之下,基层医疗市场愈加得到重视,阿康健康是众多将视线转向基层的公司之一。在日前举行的一场“基层医疗+互联网医疗发展”论坛上,阿康健康董事长王李珏做了这样的开场白。
这场会议更像是阿康健康攒的一个局,是基层医疗行业的一场“路演”,这家在医药市场深耕了近20年的公司近期把视线转向了基层尤其是农村市场,请来了医药工业企业、医药流通企业、互联网医疗企业、投资机构等,一起为基层医疗“站台”。
为什么基层尤其是农村医疗值得关注?
在此次论坛中,有一位特邀嘉宾是来自广东省普宁市潮来港村卫生站的王医生,他感慨地说:“从医30多年,一直在我们村卫生站工作,只能做一些常见病的诊治,这几十年来感觉我们农村卫生站的水平一直停滞不前,我们的用药水平和医生的业务能力还是和二三十年前差不多,很难服务好农村病人的需求。”
潮来港村卫生站王医生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医疗的现状,首先是医疗卫生人才的缺失,王医生一个人要负责全村2000多人的医疗需求,其中300多人是慢性病患者。在农村,平均每个医生服务430人,基层医疗机构承接能力有限,也是导致患者远赴城市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村医面临的严峻挑战还在于诊疗设备落后,很多村医还在使用“老三样”——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进行诊断,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更新的诊疗需求,给不出明确的诊断,就无法继续治疗,基层患者同样选择向城市流动。
即使是有明确的诊断,在用药这一问题上也面临挑战,业内说“基药目录让基层无药可用”,虽然并非如此夸张,但农村基层采购量少,药品流通不畅,部分药品品种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医疗卫生体系“倒金字塔”困局,需要强基层、重心下移、政策下沉、患者回归,这是医改下半场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提出了分级诊疗政策,分级诊疗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不同层级的医生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缓解目前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具体说就是容易治疗且发病率高的常见病、慢性病在基层解决,对于难治的专科疾病由基层首诊后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基层起到健康守门人作用,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概括起来,就是供给端、需求端、支付端齐齐发力。基层医疗的供给端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师,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是当前出现“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的主要原因是县、乡、村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
基层医疗机构和县域机构供给端不足,基层医生数量缺口大,医师水平低,医疗质量低下等问题需要逐渐解决。再加上由于基层工作环境差、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社区医生、全科医生的工作前景尚不被看好等原因,岗位吸引力明显不足。
政府将从基本供给(基层医疗体系)和高端供给(专科民营体系)两方面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问题。新医改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实现医药分家,主要承担重大疾病和专科的诊疗,同时通过传帮带等手段,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
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农村居民医保普及度低等问题,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患者。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分级诊疗,从医保报销比例、医保报销范围、上级医院预留号源等方式,推动基层首诊。基层群众在基础医疗保障和大病保障体系加强之后,医疗保健需求将被全面激发,基层医疗需求将获得更快的增长。同时,农村居民由于医疗保健消费处于极低的水平,当医保体系逐渐完善之后,医疗保健需求将被全面激发,乡村基层医疗也会获得更多的就诊量。
新医改以来,投入到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明显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来自财政补助的比例明显提高,通过人头支付与绩效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支出,主要购买的是基本卫生服务。在对医护人员支付方面,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结算,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
携各产业链伙伴,改变基层缺医少药现状
在政策春风之下,基层医疗市场需求被打开,许多公司把目标市场放在了基层,从医疗服务、医药供给、信息化等层面布局基层医疗市场。这个名单可以开出长长的一列,其中不乏互联网医疗巨头,比如在诊所、药店端布局的平安好医生、通过村淘建立远程医疗平台的阿里健康,一众AI公司也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患者管理等工具。
药品端的需求更加迫切,亦有许多公司选择从此切入,阿康即为其中之一。成立于2005年的阿康健康,有超过13年的处方药经营基础,同时紧跟国家政策,站在行业前端不断创新发展业务版图,业务范围从最初的院内处方药市场延伸到如今的院外和2C市场,模式上也从药品B2B拓展到以病种为核心,DTP+CDC结合,2B+2C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集成供应链体系,拓展“医疗+病种+药物+保险”的生态闭环。
在基层药品市场,阿康的策略是瞄准处方外流背景下小B端的用药需求——包括村镇卫生室、诊所、药店等。在品种的选择上,王李珏认为处方药外流应该从慢病、重症、罕见病用药做起,解决处方药外流下最需要且未被满足的部分,让广大的小B端没有难找的药。
同时阿康健康集团全力构建新形势下的“院外CSO体系”。至目前数据,阿康健康在处方药供应链资源优势上,已经建设17个科室,超过1300个病种的治疗解决方案,云药库覆盖国内所有医院用药目录实际库存12000个,产品覆盖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2500多家,目前直接合作工业企业1200多家,各区域商业300多家;拥有B端客户数达30万家;拥有C端慢病患者数达100多万。
“处方要实现外流,最先考虑的是终端接不接得住,基层最缺医少药,很多药品不能供应,不是常备药品。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提升终端的药品供应能力,让每个‘B’端都有药,院外的药跟院内一致,达到医院药品供应的水平”。王李珏说,阿康健康的目标是建立“超三甲”医院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一方面让院外市场没有找不到的药,另一方面通过病种管理等增强院外的处方药服务能力,让院外用药无后顾之忧。
合作,是阿康健康建立完善的基层医药流通体系最重要的手段。由阿康健康、友德医等单位牵头筹备了近半年的“处方外流先锋链盟”正式成立,首批链盟发起单位有包括友德医(广东省互联网医院)、阿康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微问诊、思瑞健康、金蝶医疗等九家单位。链盟旨在推动等级医院的处方外流构建流转平台,以院外药房、基层医疗为基础、以互联网医疗为桥梁,联接等级医院,构建区域医联体,助力推动处方外流,分级诊疗,让慢病康复在基层,努力为中国慢病患者提供保障医疗和专业药事服务。
为什么要合作,思路其实也非常清晰。首先,基层用药需求的承接需要工业企业的支持,工业企业提供品种;其次,合作方中很多技能都比较“单一”,做互联网医疗的缺少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做药品流通的缺少服务能力。而“医”和“药”的需求是统一的,只有各方携手,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而不会把需求割裂。
掘金蓝海,基层药品市场或现万亿增量
“中国有2850个县级行政区,41.7万个乡镇,66.22万个村,乡镇人口6.74亿,随着分级诊疗、处方外流推开,预计每个县级市场将增加2亿左右,全国县级增量则为6000-7000亿;同时,诊所和基层医疗机构也在增加,现有22万家诊所,67万个村卫生室,预计每年增加2-3万家诊所,也会带来庞大的用药需求。”王李珏判断,乐观预计,未来基层医药市场未来或现万亿增量。
明医众禾创始人姜强也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调研结果显示,超过62%的基层医疗机构经常‘买不到药’;89%的基层医生需要‘咨询药师’;68%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检验能力’,限制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基层诊所医生最迫切需要的培训是临床病例分析分享。”所以他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通过互联网赋能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才能最终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
基层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原因是多维的:其一是分级诊疗效果凸显,基层医疗诊疗人次提升,带动药品销售;其二是“两票制”、“零加成”等政策促使等级公立医院开放药房,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承接了等级医院的用药需求;其三是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政策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患者黏性增加,药事服务成为其重要一环。
就诊人次的提升,直接带来药物销量的变化。据米内网数据,2010年以来,基层公立医疗终端药品市场规模以年均23.7%的速度增长,2016年达到1363亿元,约占我国三大终端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9.1%。
演讲中,王李珏分享了一个实例,远在西藏的朋友买不到药,辗转托他寄药,千里之外寄去不是药物本身,而是生命的希望。由此而发,阿康健康在今年开展了“情系藏族基层百姓,雪中赠药温暖心窝”活动,得到藏民的热切反响。
王李珏说,药品的交易在过往的时光里更多是商品的交易属性,分级诊疗、处方外流让我们比历史的任何时刻都更贴近于患者。阿康健康希望通过供应链集成服务,从商品到病种解决方案,从病种服务最终到人性关怀营造善良的商业模式,勾勒出清晰的温度医疗画像。
既有存量调整,也有增量空间,基层医药市场正在快速崛起,也日渐受到产业界重视。以阿康为代表的创新企业用新技术、新模式赋能基层,不仅实现商业价值,也促进了优质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