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获准新药的情况,透视出两国最明显的区别:中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美国以突破性为导向。
2014年,美国和中国分别批准了41个和4个全新药物。按照FDA的标准,2014年美国批准了30种新分子实体(NME)和11种新生物制品(BLA)。而按照中国CFDA的标准,2014年中国批准了3个一类化药新药和1个一类生物制品。
尽管从数量上看,中国的获批新药数依然远低于美国,但差距已经在缩小。中国新药获批数量稳步增加,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新药越来越多,以往多见的伪一类新药逐渐减少。目前中国正在申报生产的一类新药达数十个,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品种达上百种。在国家政策加大新药创新引导扶持力度,以及企业对新药创新投入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中美间新药获批数量的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
当然,中国和美国的新药创新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创新的方向也有较大差异。尽管都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但中国的新药创新多属于me-better,在已上市品种的基础上优化而成,缺乏突破性创新。2014年获批的4个一类新药虽然各具特色,但从机理或者临床治疗的影响上多不具备突破性优势。
但美国的新药则不同,41个获批的品种中,不少品种具有突破性创新意义。其中,有9个品种被FDA授予“突破性药物”认定,分别是肺癌用药Zykadia、白血病用药Zydelig和Blincyto、丙肝复方制剂Harvoni和Viekira Pak、黑色素瘤用药Keytruda和Opdivo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用药Ofev和Esbriet。
除了以上9个品种,具有巨大意义的还包括首个获批治疗盲人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的药物Hetlioz,首个批准用于治疗ⅣA型黏多糖贮积症的药物Vimizim,心脏疾病抗血栓特效药Zontivity,首个批准用于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PDE4抑制剂Otezla等8个品种。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美国制药企业的人文关怀。不同于中国新药几乎都针对多发病和疑难病,美国获批的41个品种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品种属于孤儿药,所涉及的疾病名称非常陌生,如戈谢氏病(Gaucher病)、多中心卡斯特莱曼病(MCD)和全身脂肪代谢障碍。开发这些孤儿药,制药企业要冒巨大风险,而回报却很难达到常见病用药的水平。
FDA对孤儿药的开发一直非常鼓励,给予孤儿药开发很多政策支持,这降低了制药企业的开发风险,并且对孤儿药上市后的定价和医保报销,美国都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
尽管产品刚刚上市,未来还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不过从产品特点和临床需求等方面评估,还是可以寻找出一些值得重点关注的品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