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接到西安市某大型连锁药店负责人爆料说,身处“4+7”带量采购城市之一的西安,大批品种出现“药店和医院价格倒挂”的现象。

       该报料人称,“4+7”范围内,在西安共有25个“中标产品”,公司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对其中不到10个品种进行调价,和医院同步。“目前,企业对未中标的部分同名药品,已主动降价30%,让利于消费者,并配合医疗机构同步降价,让广大消费者在药店也能享受政策福利、享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该企业表示,对于“4+7”产生的“价格倒挂”现象,“我们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呼吁政策尽快实现药店与医院‘同品、同质、同价’。”

       类似的情况不止西安,北京也是如此。

       近日,有媒体记者走访了“4+7”试点城市之一的北京多家连锁药店,发现部分药品售价比医院要贵七八倍。

       对于药店与医院“同品不同价”问题,北京丰台区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医院药价低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补贴,但我们从药批进货,不可能亏本卖。其实价格太高没有人来买,对药店来说也是损失。”

       对于此类现象,某“4+7”试点地区连锁药店负责人向行业媒体感叹:“4+7带量采购”下,零售药店即将面临一场“生死浩劫”。

       50万药店的“生死大考”

       同药不同价,差价七八倍。对于“4+7”采购品种出现的“价格倒挂”现象,漱玉平民大药房董事长李文杰解释说:“受医保支付价调整等相关政策影响,药店确实失去了部分价格优势,但这会进一步刺激零售行业向多元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

       李文杰表示,今后的药品利润会持续走低,药店不得不进行多元化发展,利润点也将集中到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非药”领域。

       另一方面,李文杰认为,“4+7”甚至会加速行业集中化速度,小型连锁、单体药店将面临生死大考。

       “一旦带量采购全面推广,药品差价被进一步挤压,大中型连锁可能还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小连锁、单体药店可能就活不去下了,要么被并购,要么就关店。”李文杰强调。

       其实,早在在今年初举行的第二届新疆天山医药论坛上,李文杰就曾指出过,“4+7”带量采购会造成整个行业销售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压缩,据测算,其影响值在2-3个点。

“4+7”,50万家药店的生死劫!

       对零售药店而言,目前“4+7”品种的销售占比和毛利等在药店的营收结构中虽然还不起眼,但在医药产业链的联动效应之下,零售终端不可能独善其身,随着试点地区的增加、品种范围的扩大,“4+7”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势必都会加剧。

       现在看来,广大身处政策过渡期中的零售药店,该做的其实不是等待新的“政策救援”,而是主动出击。探寻“创新方法”。

       药店回归“商品力”

       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如今情形下,药店要着力于满足公众购药需求,提升预防、保健、养生的非药物健康服务,少得病、少用药,用好药、提疗效,是药店突围“4+7带量采购”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药店“价格倒挂”问题,现今,医院有“药品零加成”的价格优势,而药店盈利早已习惯了“高毛”模式。“4+7”带量采购导致药店出现“价格倒挂”,是必然的,药店利润被压缩后,盈利能力自然不如以往那般丰厚了。

       并且,如今“药店超市化”之路弊端已经凸显。药品具有商品属性,但其具有专业不可替代性,再好的医生也需要使用药物来达到治疗康复目的。入驻上海的Costco超市,其商品毛利率不高于14%、甚至更低的经营策略,是国内药店业无法比拟的。这种经营策略,是一种加快周转的商业经营精髓,而非依赖“高毛”维持。

       由此来看,药店是到了该走出“高毛”模式的时刻了,回归药店属性、药品本质,以专业服务、药学服务吸纳顾客“回头率”,而非以价格吸引顾客。

       对于“4+7”下,药店的创新求存之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药店只有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才能建立药店的“企业品牌忠诚度”。在服务中做好慢病管理,把贪图价格便宜的“交易型顾客”转变成忠诚的“关系型顾客”。

       因为,交易型顾客价格敏感,哪儿便宜去哪买。关系型顾客认可的是药店的品牌、店员的服务,建立出的则是长期的信任。

点击下图,观众预登记成功送20元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