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持续趋紧的现状下,药品零售市场将迎来一个持续调整的时期。虽然从4+7带量采购来看,未中标的药品有向院外渠道流出的需求,但由此带来的红利不足以弥补监管严格后带来的损失。
首先,医保的组合控费对零售渠道的挑战将是长期性的。这包括医保带量采购所带来的药价持续下降、医生处方行为的改变和集中打击药店骗保。
第一,从医保带量采购来看,短期可能会有一定的利好,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是利空的。虽然大量非中标药品需要药店和第三终端等弥补自身在医院市场的销量下滑损失,但是零售渠道自身的容量有限,每家零售药店都有医保限额,如果用户使用医保,零售药店是无法承载那么大体量的外流。如果没有医保,用户与其自费还不如去医院获取药品,即使是实施医保支付价,至少对于高价药还能依靠医保覆盖一部分费用。
另外,医保带量采购对药价的影响非常大,在医院普遍大降价之后,零售药店还维持原先的药价显然无法再吸引用户,零售渠道面临很明显的用户流失问题。由于自身的采购量较小,零售渠道无法像医院那样与药企谈判获得更高的折扣,也无法有效降价来招徕客户。4+7地区的医院和药店的药价差额非常明显,这导致部分地区的药店用户流失严重,这将持续影响零售药店的业绩。当然,对医药电商也是同理。
第二,4+7的另一个目的是改变医生的处方行为,这导致处方外流的规模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大。由于4+7地区强制要求医院保证药品用量,医生无法通过直接掌握的处方权来决定使用哪种药物,这意味着药企即使不再给予医生灰色收益也能推动药品的使用量。医生只能在剩下的30-50%的药品有处方自由权,这本身已经限制了可能的处方外流规模。而且,医生的处方行为处于被监管状态,他们也不太可能开具更多的非中标药品。由于4+7地区已经实施医保支付价,即使是未中标药品的价格也需要下调30%以上,医院的药价明显比药店要低,这也在事实上阻碍了处方流出医院。
第三,医保局集中打击药店骗保的行为将常态化,这对药店营收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原先监管较松的地区,很多非药品盗刷医保,未来这部分收入将可能出现明显的下降。目前,部分监管能力薄弱的地区已经要求医保药店下架所有非药品。
其次,药监对药店和线上零售渠道的严监管将常态化,原先粗放化发展的药品零售模式将被迫转型。
第一,执业药师不得挂证将对药店的成本产生压力,这将挤压本已微薄的利润。药店本身的净利长期维持在5-8%,自身的坪效又低,全职雇佣执业药师的成本将吃掉大部分的净利。这也是为什么药店对执业药师的要求反弹怎么强烈。但无论是开始实施的药店分级制度,还是药师配置的要求,都是监管方推动零售药店市场洗牌的工具,目标是推升药店自身的管理能力,倒逼药店提高经营水平,改变当前粗放的发展模式。因此,药店尽早转型才能在市场获得发展。
第二,严查无处方购买处方药,对原先监管宽松地区的药店产生较大的压力。而且,目前已经从只针对线下改为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监管,无论是医药电商还是零售药店,都将面临市场规范化引起的营收调整。
因此,随着监管的整体趋紧,未来药品零售将面临一个中长期的调整,而这个调整将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零售渠道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特别是对那些灰色地带的业务将不得不持续收缩。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尽早寻求新的增长点将是未来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核心。
点击下图,观众预登记成功送20元话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