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保监管形势趋严、”挂证”及处方药销售违规等现象频繁被曝光,飞检常态化背景下,药店的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同时,药品毛利下降,非药品经营受限等问题,也让药店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自去年以来,不断有药店老板向药店经理人表示:想要卖了药店。
但卖药我们懂,说到卖药店,究竟应该怎么卖呢?目前药店估值情况又如何呢?药店经理人就此话题联系到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会长,康复之家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柏煜,来讲一讲他的看法。
2017年-2018年,国内连锁药店并购盛极一时,资本狂热逐利、连锁身价倍涨、实体药店融资、并购的交易浪潮在药品零售界波涛汹涌,于是坊间传闻:卖药不如卖药店,卖药钱难赚,但药店很值钱。
不过,资本的激素往往效期很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药品零售行业政策频出,无论是药品分类管理,鼓励便利店卖药,还是严查处方药、严控医保刷卡,以及刚刚过去的执业药师挂证问题,都在给兴奋未息中的药店泼去冷水。
与此同时,叮当快药、快方送药等o2o企业的分流和线上药店的冲击,实体药店可谓腹背受敌。
可以说,“实体药店被过高估值”的结论显而易见。
直至今日,资本的热度锐减,从高声变成细语,中小连锁从犹豫、纠结到后悔莫及,因为一大波“福利”就这样退去了。
一些业内人士担忧,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资本的决然缩身,未来实体连锁的竞争越发剧烈,而眼前的问题也似乎更加难以解决:2019年,药店到底还卖不卖?何时卖?又该如何卖?
现任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会长,康复之家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柏煜断言:资本尚有余温,高价难以再现。
实体药店并购的发展历程
柏煜认为,国内实体药店并购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2014年的连锁化初期,代表企业有海王星辰、国药等,属于全国性并购行为的提前一批,对业内具有很强的启蒙意义,尤其是国药的并购方法、交易结构和管控经验,值得借鉴。
迄今为止,国大药房依然是药品直营零售的老大。但这个阶段的并购热度、影响力都无法和今日相比。
第二个阶段是大整合时代,包括2014年-2018年之间的资本注入时代和2019年-2024年之间的大战役时代,其中2018年资本注入异常火爆,主要原因是业外大资金的介入,例如高济、华泰、阿里等,这些资本推动了实体药店的估值提升,也加速了整合、并购的猛烈进程。
而到下半场,即2019年-2024年,实体药店并购逐步进入冷静期,从局部争抢到深度博弈的转变,争夺一省、一市、一县的霸主地位。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大连锁之间的整合并购。
柏煜分析,这一阶段已经诞生出一个顶级的收购案例,即新兴药房收购战,创造出整个行业并购历史中前无古人的最高估值。
第三个阶段为巨头时代,即2024年之后,一方面,将会出现全国性大连锁,拥有地域覆盖、品牌力,以及在线上线下的绝对实力;
另一方面,经过前一阶段的纷争、整合,整个格局得以初定,并购之战从大变小,以区域战为主。同时伴随巨头之间的合并,中国将出现世界级的医药零售企业。
药店卖不卖、何时卖、如何卖?
柏煜表示,判断药店要不要卖,以及何时卖之前,不仅要了解国内药店的并购历史,还要对资本估值方法有充分的认知。
柏煜总结到,目前主流的药店估值法主要有三种:PE估值法、PS估值法及附加值估值法。
第一种PE估值,即按照药店全年净利润,再乘以某个倍数(一般拟上市公司为8倍、10倍、12倍不等)进行计算;
第二种PS估值,即根据药店全年销售额乘以某个倍数(一般为1:0.8至1:1.4之间)进行计算;
第三种附加值估值,根据药店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自由现金流、合规化程度等溢价指标在前两个估值方法的前提下进行附加估值。
基于这些前提认知,2019年的药店到底还卖不卖?何时卖?又该如何让卖?可以有所答案。
柏煜认为,卖不卖是企业主及其股东自己的选择,就像《离歌》的歌词一样,爱没有聪不聪明,只有愿不愿意。大部分创业者对行业都是有信仰的,对企业都是热爱的。
但是信仰热爱和卖之间不是对立关系,是卖的方法问题。说句大家不爱听的:“我们都是出来卖的’。
首先我们是出来卖药的,从生意的角度,药可以卖,药店当然也可以卖;
其次,根据自身药店的经营情况,选择卖出的时间和方法。融资本身就是卖企业,区别是卖多少。如果所属药店有一定规模,但无利润,属于大而不强型,就要搭乘上一轮的资本余温,尽快抓住机会的尾巴,不要在等待中再次错失良机;
而如果所属药店在合规后,仍有利润、市占率以及很强的品牌效应,可以将规模继续做大、做强,未来待价而沽。例如,在河北的华佗大药房,虽然只有十几亿的规模,但是在张家口和大同都是老大,甚至在保定、内蒙部分省市也完成了覆盖,只要进入一个城市,很快就是老大。这样的企业一者其地域深耕较为扎实,可以稳坐区域的王者之位,二者是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仅仅“华佗”二字就足以成为“金字招牌”。
在柏煜看来,这样的品牌连锁是资本争相投好的对象,可以边养边看,未来“卖出天价”,独立上市都有可能。
最后,柏煜认为,至于药店卖出的方式要根据自身情况、未来规划以及自我心态综合决定,例如参股、控股的部分卖出方式,以及全部卖出的方式。
“资本尚有余温,末班车时不待人。”柏煜判断,“市场在经历了过热的资本后,必然会回归理性和常态,那些传统的、没有特色和增量空间的连锁药店,如果不能抓住最后的并购尾声,抑或是无法突破瓶颈,找不到新的发展出路,早晚也将被市场所淘汰。“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