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深圳市发布《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关于公示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非中选药品深圳地区调整结果的通知》。公告显示,此次调整涉及48个品规的药品,其中湖南洞庭药业的艾司西酞普兰、海正辉瑞制药的厄贝沙坦、先声东元制药的瑞舒伐他汀钙、山德士(中国)的氯沙坦钾、万生药业的帕罗西汀、四川大冢制药和杭州默沙东制药的孟鲁司特等8个品种不同意按要求调整,不再供应。
此前,深圳发文实行深圳GPO(药品集团采购)谈判的未中选药品,2019年降价金额需维持在2018年采购价与中选药品价格的价差30%以上。
降价不到位,一大批药品遭撤网
在4+7带量采购陆续落地的影响下,未中选品种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遭撤网的消息也是一波接一波。
3月22日,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公示4+7相关品种价格调整结果。其中170个未中选药品因“不确认上海红线价的药品、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降价、未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企业报价高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的同通用名药品价格”而遭撤销挂网。
而在本月18日,重庆药品交易所在《未中选药品企业申报价格公示》中也提到,207个药品需进行全国最低价联动,不按要求降低挂牌价,将彻底失去挂网资格。
从各地最新政策的信息可以看到,证实了业界对未中选品种命运的担忧,如果不联动低价,将会面临取消挂网;如果价格下降得太猛,又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可赚,只能被市场淘汰。
淘汰出局?No,它们仍有利润空间
失去挂网资格,等于失去了一大批医院市场?如果仅从利润上讲,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4+7带量采购下,未中选品种命运预测(综合天津、辽宁公布的梯度降价数据),如下:
一、未过评&过评达三家以上品种,将直接失去医院市场。根据辽宁和天津近日公布的“4+7”梯度降价的结果,目前的价格战主要发生在符合“4+7”资格的厂家数在2家及2家以下,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生产厂家较多的产品。一旦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厂家数到达3家,未过评又未中选品种的生产厂家,将会直接失去医院市场。
二、未中标但过评品种,利润仍客观。假设未中标但过评的产品是“4+7”中标产品的10倍,意味着“4+7”产品销售量是未中标但过评的产品的10倍,两者的销售额才对等,单从利润率来说,未中标但评的产品远远高于“4+7”中标产品。
三、过期原研药品,仍占有市场优势。过期原研药品价格与中选产品价差相差不大的,市场有可能会偏爱质量体系更优的过期原研药品。
综上可知,在未中选品种里面,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以及通过一致性评价达三家以上的品种,或将面临直接失去医院市场,这批药企将被淘汰出局;未中标但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价格在中标产品数倍以上的品种,仍有利润空间;过期原研药由于自身优势,仍旧“有利可图”。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