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近日发表的一篇社论指出,中国相对于美国市场的高仿制药价格、政府面临的日益增长的宏观经济压力以及减轻患者医疗支出负担的重要性等意味着中国政府不太可能会放缓其在推动药品价格下降方面的步伐。
这篇社论通过引用瑞士信贷集团的一份最新报告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市场上药品的相对价格进行了鲜明对比。
瑞士信贷集团的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5%,但是同样的药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比美国市场上更贵。例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该药先于2002年首次在中国上市,而后又于2017年8月在美国批准上市,但是其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仅为中国的2/3。
石药集团的高血压药物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也不例外。如果石药集团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定为和美国一样的话,该公司的年收入将损失5%。
如GBI此前所报道,在最近结束的“两会”上,中国政府已经强调要进一步减轻中国患者的医疗负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期间表示,2019年国家将把一些常见的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将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由于私人医疗保险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仍然较弱,所以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压力越来越大。截止2018年末,虽然中国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万亿人民币(约3430亿美元),但是财政补贴占到了25%左右。彭博社评论指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早已从2011年就开始出现赤字。
此外,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还表示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指出,从2019年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16%,这意味着医保基金的收入将减少。所以,中国政府为将日益增长的医疗负担从患者转移到药企身上而推出的“4+7”带量采购等政策不太可能会放缓。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