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用药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儿童的各项生理机能发育的都不完善,一旦用药出现问题,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为提醒家长科学用药,安徽省药监局发布儿童用药指南,指出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
根据儿童用药指南,其内容包括:尽量避免使用外用制剂、儿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剂、根据病情选择感冒药、对抗生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等方面。
笔者了解到,过去儿童用药一直靠“用法靠猜、用量用掰”的方法。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而我国儿童专属药品占比却不足2%。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多家。
“儿童用药不仅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而且很多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不规范或缺失,说明书外用药或未经许可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专家如是表示。
儿童用药安全事故高发、以及专用药少的情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儿童人口基数的进一步扩大,儿童用药问题将更加紧迫。
在此背景下,系列与儿童药相关的措施出台,比如《关于印发第二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中提到了对于儿童专用药等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数据,实行数据保护等。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儿童用药状况近年来得到显著改善,但仍存在适宜剂型规格缺乏、说明书缺少儿童用药信息、相比发达国家儿童专用药品偏少等问题,儿童用药“靠猜”“靠掰”的现象亟待改变。
在环境方面,当前鼓励儿童药研发、创新的措施还远远不够,解决儿童药匮乏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层面对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指导和鼓励。
在临床风险方面,儿童药的新药临床风险大,专为儿童生产药品的药企数量还比较少。业内人士建议,要想改变现状,就应该先要让儿童药脱离成人药的羽翼,从成人药的大家庭中“分家单过”,成为独立的体系。
在配套措施方面,当前儿童药相关的政策不配套,监管和使用的相关制度缺乏衔接。
另外,在儿童用药的临床价值认识方面,相关部门应加速儿童药品的审评、审批通道,鼓励儿童药品的研发和技术改进,改良药品口感和剂型,完善儿童健康体系。此外,可以鼓励中成药发展,培养儿科医生和儿童药学人才。
总的来看,改善儿童安全用药和儿童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国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医药企业、临床机构的全面参与和通力合作。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