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制造业已驶入升级快车道
随着工业社会发展从机械化、电气化向自动化,再向智能化的方向逐步演进,全球工业发展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为了抢占制高点,各国纷纷推进制造业升级。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旨在大力推动以“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机器人”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作为工业4.0的倡导者,德国欲主导智慧工厂等工业4.0标准制定,掌控智能制造的规则话语权。日本提出了《机器人新战略》、“社会5.0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措施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以重塑本国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2、顶层设计力推医药制造业智能升级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和内在驱力在于创新。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与医药工业融合发展可极大推动药品制造的智能化、信息化及可追溯性,智能制药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在确保药品生产与GMP合规性高度符合的同时,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柔性,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节能降耗。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随后,《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等国家级重磅政策相继推出;地方政府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以及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产业特色,陆续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找准转型升级基础,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3、医药产业升级需求促进智能制造落地
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持续深入,政策大时代行业正行进在新征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鼓励创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多层举措整合存量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信息化与医药制造深度融合发展,是企业创新布局和优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的显著优势体现在:一是保障药品质量稳定,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因素影响,确保创新药、仿制药、疫苗等品种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以及促进全生命周期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产方式向定制化、分布式、服务型转变;二是高质量的药品保障必将提升我国药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参与全球医药经济和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三是医药智能制造将大大降低持续攀升的人力成本,实现智能化系统控制替代人力劳动;四是大幅度缓减制药环保问题捆绑,实现绿色化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制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的竞争格局
发达国家医药制造智能化水平较为先进,主要集中于欧美日等制药跨国公司,如瑞士诺华制药、美国辉瑞和日本一三共制药。我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国内竞争格局并不明朗。
我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从2015年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试点示范模式包括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和远程运维服务模式五大类。2015-2018年生物医药领域试点示范项目累计达15个,包括7个中药类、5个化药制剂和3个医疗器械项目。化学制剂智能制造示范点有普利药业、丽珠制药、华北制药、悦康药业和科伦制药;中药类智能制造示范点有康缘药业、天士力、江中药业、康美药业、香雪制药、昆药和晨光生物;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示范点有东软医疗、乐普医疗和奥美医疗。企业地域分布上,覆盖11个省市,广东省独占3家,北京、河北2家,天津、江苏、辽宁、江西、海南、云南、湖北和湖南各有1家。通过试点示范,制定并完善全国基本统一的应用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
此外,关联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在提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大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制药装备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同样也将培育和壮大我国一批医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以楚天科技、东富龙、千山药机和迦南科技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发展迅速。
5、积极探索和布局“四步走”发展路径
基于企业战略布局和大品种市场效益,制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可分四步推进:一是发展医药智能装备,具有实现在机检测,补偿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等功能;二是发展医药智能生产线,具备数据采集、实时生产状态、在线质量检测、柔性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的特点;三是发展智能车间,对生产状况、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生产质量、物料消耗等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高效排产和合理排班,可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四是发展智能工厂,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可视化、精益化产品检测、质量检验和分析、生产物流与生产过程实现闭环集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