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本病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肝癌病人的年龄大多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
肝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症状和体征,疾病多已进入中、晚期。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检查出来肝癌就是晚期的原因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1、肝区疼痛
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主要是由于肿瘤迅速增长,使肝包膜压力增加所致。右半肝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疼痛可牵扯至右肩背部。癌肿坏死、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时,表现为突发的右上腹剧痛,有腹膜刺激症等表现。
2、全身及消化道症状
无特异性,常不易引起注意。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及恶病质等。
3、肝大
肝脏增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呈不平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块。
发生肺、骨、脑等脏器转移时,可产生相应症状。少数病人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
肝癌早期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较好,但是肝癌早期的表现隐匿,患者自己很难察觉。经常有患者是在拍肺部的片子是发现了肝脏的结节。对于癌症我们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要定期体检发现早期的肝脏异常表现并接受恰当的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结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