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虽然经过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努力,肿瘤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高死亡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来源于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的全国31省市自治区肿瘤登记处2014年的恶性肿瘤登记资料)显示,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标化发病率174.0/10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2.3/10万。但中国癌症发病约占全球的22%,发病人数全球第一。中国癌症死亡病例超200万,约占全球的27%,标化死亡率122.2/10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2.4/10万。
由于缺乏癌症早筛以及就诊时间偏晚等原因,中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仅为30.9%,而发达国家普遍在70%以上。
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前五位恶性肿瘤构成
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有效筛查技术少、早期诊断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导致肿瘤发现时普遍偏晚,使我国肿瘤预防形势严峻。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发生、增值、转移或复发过程中因肿瘤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或集体对肿瘤发生反应而异常变化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自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在临床上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肿瘤的发现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标志物逐渐被发现,且特异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
根据临床评价标准,肿瘤标志物应有以下几个特征:
1)必须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检测到;
2)在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含量较低;
3)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能在罹患该肿瘤的大多数患者中检测出来;
4)临床上尚无明确肿瘤诊断之前就能检出;
5)肿瘤标志物的量能反映肿瘤的大小;
6)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