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用了冷馊腐坏食物导致的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该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急性胃肠炎一般在24小时内发病,该病虽然不会传染,但同食者一般都会一起发病。中医在治疗急性胃肠炎时注重对身体内在的调理,西医在治疗急性胃肠炎时注重对症用药,消除炎症。但诊断该病时一般都采用西医方法。
西医在诊断急性胃肠炎时首先从症状入手,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腹痛主要是肚脐周围压痛和腹部中上方或左上方疼痛,且为持续性或阵发加重性疼痛;急性胃肠炎患者腹泻排出的是水样便或稀便;患者的呕吐物主要为未消化的食物或者胃酸、胆汁等,有些病人的呕吐物中会掺杂血丝,这是胃粘膜出血的症状;此外患者还会有发热的症状,并伴有头痛、肌肉痛。
在对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后,西医会对患者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主要是为了检测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如果是寄生虫感染会出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但如果是继发性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则可能是癌肿或淋巴瘤;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中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对于出现脱水情况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其电解质和肾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急性胃肠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坏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水产品也尽量不要生吃,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其次,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此外,还要保持精神愉悦,不要有过度的精神刺激,精神紧张会导致大脑皮层失调,引发胃肠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