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属于胃肠黏膜急性炎症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大多在夏秋季比较高发,而且大多发生在患者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者食用了某些生冷刺激、腐坏发馊的不干净食品以后,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发热等。

  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细菌和毒素的感染,其中细菌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造成的感染最为常见,毒素则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肠胃炎经常会以集体发病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食用了被污染的海鲜、牲畜以及剩菜剩饭等而出现的。此外错误服用了强酸、强碱甚至农药等物理以及化学的因素也会导致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急性肠胃炎患者选择服用药物要根据致病原因选取抗生素,但抗生素对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在医学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对于感染性的腹泻症状,可以适当地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抗生素,但是要注意避免滥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患者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以选择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来补充丢失的体液。当患者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了持续性呕吐和明显的脱水症状的时候,除了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相关电解质以及思密达等止泻药和颠茄等解痉药更为合适。

  对于急性肠胃炎,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而且严格注意食物的安全卫生是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关键措施。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做好粪便处理工作,消灭苍蝇防止病菌的传染,冰箱里的食品要注意生熟分开,进食之前加热烧熟,饭前便后还要注意洗手,保持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