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多发于夏秋季节,大多由细菌、毒素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发生在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细菌有沙门菌属和嗜盐菌等,毒素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和毒素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常以集体发病为特征。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吃秽浊不洁食品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那么,急性胃肠炎吃清淡一点吗?具体的饮食注意是什么呢?
肠炎好转期。急性胃肠炎吃清淡一点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要给患者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比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患者可减少每次进餐量,多加几餐,这样能减少消化负担,还能帮助营养的吸收。在治疗期间,患者最好不要喝牛奶和吃糖,因为牛奶和糖会在肠道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痛。牛奶的脂肪含量比较高,脂肪会润滑肠道、促进蠕动,会增加肠道负担。
肠炎恢复期。在肠炎恢复期,患者要节制饮食,减少饭量。在这个时期,胃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容易发生病理和生理改变。患者最好吃一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减少肠道的消化负担。最好不要吃肥肉、油炸、坚硬、生冷的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韭菜、芹菜等也要少吃。等到恢复后的2~3天左右,再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急性胃肠炎吃清淡食物才能帮助身体恢复。急性胃肠炎发病时比较急,患者会感觉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急性胃肠炎一旦发病,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留下后遗症,转化为慢性炎症。要预防胃肠炎,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