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器官属于发育阶段,婴幼儿的免疫力都会比成年人弱,需要特别的小心照顾,其中饮食方面的卫生就需要格外的注意。中国的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在照顾宝宝时是万万用不得,因为稍不注意,小朋友就会患上急性肠胃炎,出现肚子痛和上吐下泄等症状,让家长束手无策。
如果宝宝不幸患上急性胃炎患者,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多给宝宝喂水。由于急性肠胃炎导致的呕吐和腹泻使宝宝损失更多的水和盐,若不及时补水,极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脱水症状,所以在宝宝患病时多补给体液是十分的关键和必要。
2、宝宝病症减轻时,比如不再呕吐、拉肚子的次数减少,则可让宝宝喝少量米汤。随着病症的进一步减轻,可以逐渐加入粥、煮烂的面条和薄面片等更为粘稠,但仍易消化食物。虽然症状已经减轻,家长还是要继续多让宝宝喝水,切记不要过早的喂食肉和蛋等,含蛋白质与脂肪多的高营养食物和容易引起腹胀、不易消化的高纤维的食物。
3、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后,宝宝不再肚子痛、拉肚子也几乎停止,体温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其它食物,比如蛋、奶、容易消化的鱼肉和肉泥、新鲜菜叶等。为了不增加刚刚恢复健康的肠胃负担,不应一次食入过多,需酌情喂食。
4、在完全康复前,家长还是应该避免宝宝食入不易消化、刺激性大和易引起胀气的食物,而且在加工食物时应该注意食物要更为软烂易吸收消化,口味也应更为清淡。
在成长过程中,婴幼儿得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各位家长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照顾宝宝。不过在宝宝得病后也不需要慌张,而应该用科学的理念来照顾病儿,为宝宝的成长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