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清晨,歌手臧天朔病故;晚上,相声名家师胜杰病逝。夺走他们生命的都是肝癌!
根据《重庆2017年癌症大数据》,肝癌在重庆2017年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注:发病前六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女性率),占总发病例数的68.57%。
肝癌被称作“癌中之王”,发展速度很快,死亡率高。三分之二的肝癌发现时为中晚期,1年生存率仅30%-40%,5年生存率仅约14.1%。
肝脏除了表面的包膜,并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癌的早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肝痛、黄疸等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
做什么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肝癌?
由于肝癌的症状并不典型,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血清标志物、影像学、基因学检测以及组织学活检。
血清标志物是临床应用中最方便,最无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异常凝血酶原是目前诊断肝癌细胞最常用的血清学指标,被称为“肝癌三联检”。
目前国际上,肝癌三联检是早期诊断肝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组合。
推荐检查:
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
非高危人群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放松心态,定期体检,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
乙肝患者是肝癌的最高危人群,因此乙肝患者要控制好病情的发展。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建议定期(最好每半年一次)检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肝功能(ALT)等指标。同时进行一次肝脏B超检查,以便在肝脏出现癌变时及时发现。肝硬化的患者应缩短为3个月一次。
肝癌人群大多有这些习惯
枸杞泡酒、喉糖配烟、熬最长的夜、蹦最久的迪……长期这样生活的人,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有过肝病史的人,比如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病的人,也是肝癌高危人群。
1. 长期酗酒。
2. 病毒性肝炎会持续损伤肝脏,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3. 发霉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这是明确的强致肝癌物。
4. 腌制的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也是致癌的明确因素。
“乙肝—肝硬化—肝癌”
被称为肝病三部曲
临床数据显示,70%-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的这种损害将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
肝癌发病隐蔽性十分强。很多患者是出现腹胀、疼痛才来就诊,这时,80%以上的患者都到了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乙肝患者喝酒等于喝“砒霜”。除了戒酒戒烟外,还应该有规律的作息,不晚睡、不熬夜,饮食上尽量清淡,少吃泡咸菜等亚硝酸盐及含有黄曲霉素的发霉食物。多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果检查出肝癌,患者也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目前通过腹腔镜下切除、消融、介入、分子靶向、放化疗等多种手段联合治疗,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免疫功能、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寿命和生存。
预防
1. 戒酒,戒酒,戒酒。
2. 接种乙肝疫苗。最便宜、最直接的方式。
3. 不吃发霉、少吃腌制的食物。
资料来源:重庆市肿瘤医院、检验医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