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年年底前,随着10个远郊区县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本市区域内就诊率有望提高到90%,这就意味着,至少九成远郊区的患者看病不用出区县,不必往城里大医院跑。

  记者昨天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本市已启动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11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11个远郊区域医疗中心,其他71家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远郊的99家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远郊每年新增医疗服务项目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介绍,到2015年末,本市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完成“四个一”工程。即城里大医院每年为受援的远郊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

  中日友好医院对口支援顺义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口支援密云县医院……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对口支援,到明年年底前,北京市10个郊区县的11家区域医疗中心要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这11家区域医疗中心还可以与三级专科医院建立专科对口支援关系,比如与妇产、儿童等专科医院实现某些科室之间的对口支援。

  通过支援,使受援区县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具有解决当地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实现居民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区县,居民患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效缓解区内百姓进城看病不方便的实际。

  提高20种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对口支援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城里大医院将向支援医院派出专家,通过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传帮带,在远郊医院开展出诊、查房、会诊、手术等。此外,远郊医院的医生护士也要到对口的城里医院进行培训和进修。同时建立病人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开展对口支援医院之间的远程医疗,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和病理诊断。

医疗水平的提升   远郊区的患者看病不用出区县

  通过这些方式,将提升远郊区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区域医疗中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0种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此外,10家远郊区县的妇幼保健院和中医医院也都与城里大医院实现了牵手对接。受援区县的中医医院将建设成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通过对口支援,使受援区县具有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具有中西医结合解决部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受援区县妇幼保健院将建设成为辖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科室设置齐全,妇产及儿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区县患者外转率成考核指标

  今年4月底前,市卫生计生委要组织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签订支援协议,明确支援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同时,卫生部门还要制定考核标准,建立对各区县卫生局、各支援和受援医院的对口支援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就包括外转率的变化,是否更多远郊区县患者愿意留在区内就近看病,不用再跑到城里大医院,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