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医学学科,临床检验在临床疾病诊断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应用现代检验技术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医院检验科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一般来说,检验科是各级医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之一,与临床工作的关系日趋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需要得到临床科室的支持,同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取决于临床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里,鲜少配有检验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村卫生室、卫生所,仅有听诊器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村医是无法辨别患者的某些疾病。长此以往,无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给患者本人造成经济和身体的伤害。

       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连续多年就分级诊疗制度发布政策性文件,文中也提到大力发展独立医学实验室等第三方服务。随着政策的开放以及医院对诊疗水平提升的要求,国家逐步开放了第三方检测行业,第三方独立检验第一次上升到国务院的政策层面,所以从2013年至今增加了许多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虽然目前国内也有大型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运送样本,但是偌大的中国市场,这些机构并没有覆盖全。尤其是那些位于偏远山区的村卫生室,才是真正需要解决检验问题的基层医疗机构。

       因为这些卫生室分布广、零散,每天检验样本量也不多,不足以支持当地新建第三方中心实验室。虽然通过物流车辆运输标本,但是标本数量不多,造成一进一出的成本也太大。同时,还需要运营人员不断普及这种新模式,因此大部分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不愿去,只愿意服务交通便利的城市基层医疗机构。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2016年,全国公立医院的检查收入已达2518.59亿元,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渗透率(占比)约为4.2%。2017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2760亿元,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8亿元。

       从目前这些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覆盖的区域看,大多数是城市的医疗机构,而乡村基层医疗市场涉及不多。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购物的习惯。那么是否也能改变乡村基层检验?即用物流方式运送标本,通过互联网回传检测报告到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手里,同时整个流程均可控,真正帮助患者在家门口诊疗。

       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比上年减少13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866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55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57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7061个。可见,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优质医疗的下沉,那么基层医疗市场的检验需求也将超过现有市场规模。

       正是看到这一商机,资本、创业者纷纷入局基层医疗,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物流的方式,一端连接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一端连接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基层的检验痛点,真正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该领域的企业也逐渐增多,不仅有像平安万家医疗、美年大健康、四川好医生等大企业入局,也有一部分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创业者发展为头部企业,和一些正在迎头追上的企业。

       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大有可为

       为了了解这些企业的现状,动脉网通过公开数据收集,从服务对象、融资、商业模式等维度,汇总了28家企业,解构互联网+基层医学企业的发展现状。具体如下:

       1、2015年成立的企业最多

       从事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的企业,大批出现的时间点为:2013年、2015年、2017年。

       我们拆分成两部分看,一是“互联网+基层”,另一个是“医学检验”。

       先看“互联网+基层”方面,2013年和2015年刚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最为火热的阶段,不仅资本关注,而且诞生的企业众多。这个阶段共有388个投资项目,融资总额163亿元。此时国家的多项政策纷纷指向基层,受益于政策扶持、行业不断开放,“互联网+基层”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医学检验”本就是一个传统领域,发展也较为成熟。在2017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客观上对推动第三方医学检验发展有重大意义。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对推动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以更宽、更深的角度切入当前的医改热点,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带来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意义更加深远。

       可以说,2017年对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是利好“井喷”的一年。作为新形态的企业,帮助这些传统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占据乡村基层医疗市场,是很受欢迎的,发展自然较快。

       2、北京、广州、深圳的企业居多

       目前,这些企业的诞生地分部在全国16个城市,其中在北京、广州、深圳这三个区域地区企业最多。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一线城市的基层医疗机构从业者,对于互联网+医学检验这种新型的模式,更容易接受;

       第二,合作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不仅标本数量多,而且道路设施建设完善,运送标本时间短,获得报告的结果相对快;

       第三,一线城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相对完善,医务人员受居民的接受度较高。每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都讲开展全国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选活动。

       来自2017年建设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中的数据显示,在经过地方申报、资料审核、现场复核等程序,将各省(区、市)卫生计生委推荐的753个候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认为“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广州有19家入选,深圳有13家入选。

       以广州为例,我们发现获奖的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的具有完善的信息化技术,有的建立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有的通过高薪待遇让医护人员留在基层,有的医养结合做得不错。比如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越秀区首家数字化计免示范门诊试点单位。

       3、企业规模集中在100-500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在人员规模上也从原来的小团队发展成为数百人。其中以100人-500人居多,当然也有超过1000人的大公司,但这类公司多半是中途进入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

       4、与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合作是主流

       在建设检验室方面,这些企业大多数与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合作,既可节约成本,也可将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自建的也有一部分,一部分企业本来就是传统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布局而来,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当地区域的标本数量众多,基层医疗机构相对密集,所以企业就选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一个中心实验室,例如杭州的云呼科技。

       5、项目颇受资本青睐

       在资本方面,这类企业颇受资本关注,但遗憾的是,当时这类企业融资很难,投资人对新项目很犹豫。

       然而几年过去了,投资机构对这类项目变得青睐有加,2018年7月,快易检完成业内最大的一笔融资——B轮1亿元融资,由诺基亚成长基金领投,软银中国联合领投、辰德资本跟投。不少机构开始期望投出下一个“快易检”。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武凯曾表示,村医在整个价值链中是尤为关键的一环,跟城市里面疏远的医患关系不同,村医本身就是村民的一部分,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村民和村医之间有种稳固的关系链。而在快易检平台上的村医愿意向病人推荐快易检的医疗服务时,就打通了基层医疗市场的最后一个关口。

       和其他医疗领域相比,基层检验类项目的融资金额依旧偏低,但是对于新领域来说,2年间投资机构注入资金从0增长到数亿元的增长也着实不易。

       6、自建物流体系的企业超过50%

       目前的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领域,大部分企业是从物流角度切入,自建物流的超过50%。电商普及,物流行业发展也比较完善,为何这些企业还要花费大力气自建物流体系?

       一是因为运送标本的医学检验冷链物流和电商不同,它对于标本、配送人员、温控、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非常苛刻。检测样本的采集来自基层诊所,但是为了保证标本的送达质量,必须当天之内送到第三方检验机构,第二天将报告送到医生手中。

       二是自营物流可以使企业对供应链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容易与其他环节密切配合,全力专门的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同时,企业自建物流体系,其内部的供应链就不再是不同企业间的集成网链,而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组成网络,每个职能部门不是独立的利益个体,而是有共同目标,因而供应链更容易协调。

       7、服务对象以诊所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居多

       整个社会最底层最基础的医疗体系是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站构成。

       高级别医院通常是将检测的项目委托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比如说血检、尿液检测、粪便检测、病理组织检测,它们依靠的是发达的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这个市场过去是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基层检验 头部企业融资营收都过亿

       以此为例,基层医疗,同样需要这种系统的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的企业已经将这种服务带到了数万家的诊所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里,真正把“赋能”落到了实处,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8、面向B端的机构和企业居多,C端较少

       在商业模式上,这些企业大多是面向B端的机构和企业,C端服务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些检验项目是基于临床诊断需求,而非消费需求。

       同时,这也是一门现金流充裕的生意。其过程是每一个项目的医学检测,由患者把费用交给基层医疗机构,该机构向互联网医学检验平台下单付费,同时通知物流人员上门取件,经物流人员送至合作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待到检测报告出来后,先发电子版本给该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第二天送纸质报告。

       未来趋势: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头部企业凸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互联网+医学检验领域,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经历几年的市场磨炼,他们的业务和产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管他们最初是从哪个岔路口进入到基层医疗领域的,都逐步地过渡到比拼实力的阶段。

       从传统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到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或将最大限度的点燃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在此过程中,服务基层的企业,也将诞生类似于金域医学、艾迪康、迪安这样的行业巨头。

       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从自2018年开始逐步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包括:

       1)头部企业凸显,以快易检为代表,经过新一轮融资后,他们不再片面追求业务覆盖量,而更多的开始注重业务成长性和转化率,产品形态也开始多元化,已经从服务型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2)此前进入该领域的企业都想借着检验之名,成为打开基层医疗机构的金钥匙。开了这个口,后续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商业保险、耗材、器械等逐步掌握在手里,目前看来,这些产品形态多被证明是可行的,最终又免不了是一场资源的角逐;

       3)资源的角逐,就是实力的比拼。谁能有更雄厚的资本,更广泛的渠道,更强大的连接能力,以及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更成熟的体系,就有望在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4)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正在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即借助互联网手段,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随着各个平台的数据累积,大数据的作用也将慢慢凸显;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互联网+基层医学检验已经不单是满足基层医疗的检验需求,而变成了一个入口。

       目前只是开拓了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学检验的需求,未来可能会有面向C端的消费级检验,以及检验后的相关产业服务,这些都令人期待。

       案例一:物流切入,从服务型向科技型转变

       从物流角度进入基层医疗的很多,发展最快的是快易检,其每天的标本处理量也是超过2万件,已然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

       快易检创始人王政,2015年3月从顺丰辞职创办快易检,尝试从物流的角度切入基层医疗市场,利用物流及信息化技术,提供医学检验送检及相关服务,帮助基层医生提升医技,助力其品牌推广,进行用户引流,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快易检的核心是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流动到基层市场,动脉网跟踪报道这家企业3年多,相比过去,目前其团队扩张至近千人,产品形态也逐渐多元化,业务量翻了10倍。

       与此同时,快易检逐渐从服务型企业转变为科技型企业,从原来运送标本到回传报告,进而增加了特检类项目,包含癌症筛查和基因检测,后续还将把更多的医疗资源引入基层。

       由于过去几年积累了大量的检验报告数据,快易检研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辅助的检验单的解读系统,增加了这个模块到医生的工作端,辅助医生下诊断。目前,基层医生反馈的效果不错。

       当然,这只是推动快易检向人工智能发展的小引擎。后续还可做很多,比如药品。因为基层医生诊断出的某些疾病,该机构里没有此药品,那么快易检可帮助他们找药品供应商,或者在存量市场帮他找到更好的药品供应商。因此,“药品的业务是我们今年的重点,而为了开展药品业务,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含获取医药经销的资质。”王政说到。

       在王政看来,药品业务和检验服务不同,实则是供应链,再搭配冷链物流体系,并能满足GSP的标准,完全可高效地去做这个事情。在上游药品厂商这块,过去一两年也有摸索,一些国际知名的药厂或国内上市公司的企业,也都表示愿意和快易检合作。

       另外,快易检还在帮助保险机构做智能核保,帮助保险机构降低成本。保险机构非常看好乡镇村人群,如何研发出一块让这类群体比较关心的保险产品,快易检刚好有数据可以提供支持。

       如今,快易检是国内不少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和基因检测机构的大客户,虽说业务已经不错,但王政依旧认为基层市场还有很大潜力,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市场,空间非常大,而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王政后续计划与不同产品的企业合作,把一些好产品快速应用到基层。现在做不同医疗服务产品的团队非常多,快易检提供了一个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渠道,不管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测需求,还是其他需求,他都愿意合作。

       每一次新品的推出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但是王政表示,快易检建立了完整的销售体系和物流体系。在这上面叠加任何产品,销售任何产品,都是可供依赖的。产品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多,边际成本则会下降,而用户却因多买多得而更加依赖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案例二:从药品切入涉足基层检验

       与快易检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是原来通过药品端进入,希望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缺医少药”的明医众禾。

       2015年8月6日,姜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办了明医众禾科技,专注基层诊所医疗软件和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的公司,致力于改善基层诊疗环境,增强基层诊所专业管理能力,提升基层百姓的就医体验,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医德帮基层医疗服务生态平台。

       扎根基层3年多,姜强和“村医”成为了朋友。随着不停地深入了解,姜强发现,原来基层医疗机构里还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比如医学检验。

       为此,在原有的产品上,明医众禾开拓了一个新品——明医众禾医疗检验解决方案。共享检验中心更贴近基层,当卫生室、诊所送检后,明医众禾可以提供线上+线下的连接,共享检验中心与送检方、负责设备投放。

       其作为有资质的基层机构,覆盖了32种基层常见病、5大检验学专业,400多项检验项目。医德帮则为其提供信息化系统,集合诊所检验需求、样本配送信息、检验设备及LIS系统、检验结果传输、在线疑难解答等环节为一体。

       “我们目前在河北的一些区域展开了业务,周边聚集了40多个村卫生室,这样可集中配送,节约运送时间。”姜强说到。

       案例三:自建+合作医学检验室并行发展

       发展速度最快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提杭州云呼科技。成立于2017年1月,仅两年多的发展,云呼科技在基层医检领域已跻身行业头部企业,并已经形成极具特色的基层医疗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获得了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

       云呼科技二年内获得三轮融资,在2017年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在2018年完成了5000万元A轮融资,2019年年初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云呼科技不仅获得了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还增设了多家子公司:杭州云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云呼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杭州云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杭州云呼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云呼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兵表示:设立四家不同服务主体的子公司其目的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与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云呼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科学技术为引领,以提升运营效率为抓手,以丰富的产品以及特色服务为核心,才能真正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其运营效率、管理能力、诊断水平、服务水准。构建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与产品矩阵,推动医疗科技及医疗资源的城市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收入,降低广大民众的就医成本。

       经过两年时间,云呼科技的一线专业服务员工达到1000多人,医检业务服务网络拓展至25个省、4个直辖市,近350个地区,已合作650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患者数百万人次,月营收已超过2000多万,并持续高速增长。

       云呼科技将贯穿导诊问诊、诊断检查、药械配送、康复治疗、诊后随访、医保支付、医疗保险等环节,打通基层就医就诊全流程,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将更专业的服务更好地触达基层患者。同时发挥平台线上线下运营服务体系的无缝融合,为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搭建更加方便的沟通服务桥梁,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据了解,云呼科技正在加快全国渠道拓展深耕、产品研发升级、拓宽供应链端产品资源和销售团队建设,加大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全面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智慧诊所解决方案在基层落地。

点击下图,观众预登记成功送20元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