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外科对胰脏唾液腺与内分泌这类复杂敏感的组织进行手术时,仍旧需要依赖肉眼和深厚的经验进行切除,但在实际手术中因为组织的复杂和难以辨认,导致这类手术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尤其遇到切除脑垂体瘤组织这类需要精细和使用横切的外科手术,一个稍有不慎的横断就会致残或危及病人的术后恢复能力,有些术后内分泌组织仍旧无法恢复到正常激素水平。
为此科学家从19世纪末,保罗·艾尔利希使用苯胺染色生物全身器官发现了能隔离染料的血脑屏障中得到灵感。这项使用有机化合物对生物器官染色,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机体生理功能和进行外科切除手术的诊疗方法学正演变得越来越成熟。
最近乔治亚州立大学Eric A. Owens的研发团队就为外科医生们开发出了更好的近红外荧光显色剂,这项技术正在配合影像外科手术台协助外科医生在外科手术上更"精准打击"需切除的器官组织。
乔治亚州立大学的团队合成了以下2类近红外显像染料
并在小白鼠体内进行了外科手术实验 (图1)
图1:
根据图1的近红外显像化合物20 - 22成功的进入了靶向位点唾液腺与甲状腺,在注射入10个纳摩尔剂量的近红外染料,光片中发白的光团便清楚的显示了靶向的组织。
然后外科医生依靠影像外科手术操作台对靶向组织进行切除并于手术台影像做出对照,我们发现染料成功帮助医生靶定了器官而且切除的器官组织十分完整没有牵连其它组织。
影像也显示染料最后经过小白鼠的代谢通路成功代谢到了肝脏和肾脏待排泄。 (Li =肝脏,Ki = 肾脏)。
图2所示的是近红外显像化合物21 -33也成功的进入了预定靶标小白鼠腰部淋巴组织
得知这一结果的乔治亚州立大学Eric A. Owens的研发团队非常激动,因为即便是人体组织比小白鼠更大,也经常出现手术切除不完全或者伤到了周边的腺体组织和神经,这导致引发术后低钙血症或面部神经损伤。近红外影像染料不仅使病人不用服用含放射源的造影剂,同时为唾液腺上皮性肿瘤外科切除术提高了手术精度,提供了"精准外科"的可能。这将便于医生进行如淋巴管、脑垂体、脊髓以及唾液腺等高风险位置组织的切除手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