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改委《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发布的同一天,一份《安徽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重点监控检查的药品目录》在网络上流出。据传,安徽临床路径指导中心公布了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如果此内部文件为真,也即意味着有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的近百品种被纳入“按病种付费+重点监控”的组合拳中,这也意味着其中大批企业日后在安徽医疗市场中处境将很艰难。
医药行业内一句贯口:“招标看福建,基本药物看安徽,分级诊疗看浙江。”这三个省份分别在这三个领域常为全国先,作为试验田为医改深水区的多种尝试探路,目前,在按病种付费+临床重点监控的组合拳中,安徽再度跳出跃起。
尽管按病种收费的直接实施主体是各级医院,但相信没有哪一家制药企业此时愿意置身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按病种收费的基础是临床路径,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只有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进入临床路径,才有入局游戏的资格。在按病种收费的支付方式下,超出定额的费用都将成为医院的成本,因此那些价格昂贵、效果不明显的药品势必出局。
一个典型的具备参考意义的省份是安徽。就在发改委《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发布的同一天,一份《安徽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重点监控检查的药品目录》在网络上流出。据传,安徽临床路径指导中心公布了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而第一批21种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已经早在2016年2月份于安徽省《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予以公布。与第一批21个目录明确“禁止纳入临床路径”措辞有所不同,此份目录的表述为“重点监控,动态调整”。E药经理人尚未在网站上寻得相关文件,记者联系了与此番38个重点监控药品相关的主要生产企业,均表示“不知情”,但同时均表达了对于被重点监控的担忧。
如果此内部文件为真,也即意味着有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的近百品种被纳入“按病种付费+重点监控”的组合拳中,这也意味着其中大批企业日后在安徽医疗市场中处境将很艰难;如果再想远一步,如果其他省市也参照此标准来执行的话,那么对于相关制药企业的冲击将会是长期持续的下行路径。
1波及
对于相关制药企业来说,日后想要进入安徽的医药市场,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
从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来看,安徽省目前对于辅助用药的规范已经处于一个空前严格的地步。2016年2月份,安徽省发布《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其中最受药企关注的是21种辅助药品被明令不纳入临床路径表单,具体来说,包括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注射用骨瓜多肽、注射用红花黄素、注射用脑蛋白提取物、谷红注射液、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瓜蒌皮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鸦胆子油注射液、注射用肝水解肽、注射用复方三维B、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小牛血取蛋白提取物、转化糖电解质、参芪扶正注射液、脑肌苷肽注射液、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前列地尔。
显而易见的是,被明令重点监控的都是那些治疗病种多、适用科室广、用量高的“神药”,其中,诸如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前列地尔等品种,更是常年位居国内畅销药销售TOP20。由于推行临床路径与实现按病种收费相辅相成,医保能够支付的资金为定额,超出的部分由医院负担,医院自然需要从临床实际需求考量,“中国式神药”的空间将被大量挤压。
流传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显示,这些药品是临床路径指导中心通过对2016年前三季度检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和汇总而来,共包含38个通用药品名,据E药经理人统计,该目录涉及到的制药企业多达300余家,范围则主要集中在五类,分别是通脉活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电解质及能量、体液补充剂;高价维生素及辅酶(基)类;益气养阴、生津固脱类;辅助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类,此外还有少数其他未被分类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目录披露出来的重点监控药物品种无一例外全都是注射剂,且绝大部分为中药注射剂。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对辅助用药的管控已是板上钉钉,不过对于药企来说,也并非丝毫没有一线生机。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主任周勤曾表示,临床路径表单首选必须对辅助用药进行严格限制,首选基本药物。但如果患者因病情需要确实需要使用昂贵的辅助用药,可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经过讨论,再通过变异或者退出路径的方法使用。
2临床路径如何定?
作为第一批医改试点省份,安徽在践行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路线上,包括两票制、医保支付等方面一直走得比较积极,尤其是在临床路径的管理层面上,也一直紧随国家步伐。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并公布了第一批分专业病种的临床路径,到2010年,安徽省便确定了62家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并开始了“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的尝试。
所谓的临床路径,是指特定病种最基本的规范化诊疗方案。通俗来讲,也就是什么对象适用按病种结算、标准住院日是几天、必需的检查项目都是什么、入院第几天要怎么治疗,甚至包括常见并发症所需要的药物也要一一列出。临床路径方案要细化到每一个诊疗方法、诊疗项目、诊疗环节,同时还要包括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
而在此前实行“项目付费”的支付标准下,临床路径的推行无疑是艰难的。规划化的临床路径需要把医疗服务中相当多不规范的诊疗行为拿掉,再按照项目付费的话医院的收入就会有影响,因此很难推进。此外安徽省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医院为了应付检查,把临床路径表单用药列得非常宽,医生仍然可以自由用药,职能部门也不督查,从而导致效果十分不好。
而安徽省显然有这样的决心。2014年,安徽省推行“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的模式,参考2013年各病种的实际费用标准,把省下的钱交由医院进行再次分配。周勤曾以这样一个例子介绍,当地胆结石手术医保定额5000元,超出部分医院承担,费用不足5000元时医保仍按5000元付费,医院和科室签订协议,节余的部分科室得一般,结果每例胆结石手术节余可达1000元,医生每月仅胆结石手术奖励额费用最高达到了5000元,积极性也自然就大幅提高。
2016年1月,安徽省卫计委又印发了《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把实施对象扩大至全省75家县级公立医院,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即到2017年底力争实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县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且将药占比降低到30%。
安徽省出台了具体的操作细则,例如提出明确的督查措施。“对医院排名前20位的辅助用药严格进行用量限制,每月统计,使用辅助用药排名前6名的科室,职能部门进行合理用药督查,对于临床路径开展各项数据均达标的科室给予中奖,反之则重罚。”
有的区县制定的标准则更为详细,例如临泉县规定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却未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例,每份予以100元罚款;对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因经治医生或相关科室的个案管理原因到处退出的,每份给予100元罚款;也要计算入路径率,每月通报倒数前三名的科室。
3与医保如何衔接?
《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规定,按病种收费标准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