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涨价的背后,既有限产、搬迁的无奈,也有垄断、控销的阴影。中国年产约1500种原料药,发生垄断、控销行为的品种虽仍属少数,但是已给相应制剂的生产带来困难,不但造成涨价,甚至断供,而承担恶果的最后还是患者。

       环保紧逼药企

       硝酸甘油片的生产厂家包括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等。环保趋严,药企面临压力,最紧迫的是,在北京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被要求2017年底前退出北京市,集中搬迁到河北沧州的园区。

       一位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的知情人告诉《财经》记者,去年开始北京已经不能生产原料药,该公司的硝酸甘油原料药生产也随之停止,迁往沧州。但沧州的厂房建设仍需要时间。

       药的有效成分,就是原料药,除了原料药,再添加一些辅料,就是患者手中的一粒药。原料药的生产本身属于制造业,上游是化工产品,生产会污染水和空气。这类产品的环保管控趋紧。

       受新《环境保护法》影响,原本环保欠账就多的原料药行业遭遇了“史上最严”的环保压力。实力强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改造生产线、搬迁,而一些管理不善、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虽也持有生产文号,但正在限产或主动停产。这导致原料药生产成本上升,药企便试图从药价上弥补。

       北京药企的搬迁和疏解,始于京津冀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早在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由此,沧州医药产业园区迎来药企陆续接洽、入驻,最早一批北京药企在2015年已经签约入园,2016年开始试生产。截至2017年11月,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651家,整治“散乱污”企业6194家,包括部分化学原料药企业。

       一家北京药企搬迁沧州,要上亿元的投入,同时还得面对原料、辅料、包装、人工等的涨价,由此药企推出15片装的硝酸甘油片,按以往的价格不到1元,但现价20元左右。

       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的销售办公室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环保带来的问题比较突出,硝酸甘油原料药减产,这段时间即便有,卖的也是之前的存货。

       像硝酸甘油片这类急救药物的困境在于,药品的价格很低,但是需求量又不大,导致产品批量小、成本高,所以很多药企不愿意继续生产,怕赔钱。

       作为救命药,硝酸甘油片已经被部分地区列入短缺药品清单中。例如,2018年11月,辽宁省发布易短缺药品预警,该药品因产能不足位列其中;201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将临床必需、供应不稳定及价格上涨断供的全区性短缺药品58个列入短缺药品清单,其中也包括硝酸甘油片。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该公司小包装的硝酸甘油片从去年12月就已经陆续供应了,但是在医药流通环节中可能涉及手续齐备等问题,导致药店进货暂时短缺。

       “我们提前备了一些原料药,想的是差不多能够,但最后发现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上述人士说,若是按照以往的规格生产,储备的原料药很快就会不够用。作为折中方案,该公司推出了15片装的硝酸甘油片;等到今年“五一”左右新车间调试成功,原料药能大批供货,再恢复50片、100片的规格。

       北京药企迁往沧州园区后,产能将提升,厂房用地、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北京。上述益民药业人士说,搬迁后该企业的生产规模相较于原址有所扩大,预计能够保障充足的原料药及制剂供应。

       原料药猫腻

       终端药品涨价,制剂公司经常归因于上游原料药涨价。然而,《财经》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进口原料药和一些稀缺品种涨价,涉及市场因素和关税等问题,国内的一部分原料药涨价,则是人为垄断制造的稀缺。

       某家公司把原料药的采购全部买断后定向销售给几家制剂厂,这种行为被业内称为“控销”或“包销”。有些原料药未必涨价,或者涨价的幅度也在合理范围,但是一旦被控销之后,其他的制剂厂商买不到原料,或者只能以高价购买原料药,导致该企业的药品成本上涨或断供。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惠芳对《财经》记者说,这种控销行为本身,实际上是制剂厂商彼此竞争的一种衍生手段。

       有些原料药企业出于利润的考虑,愿意与包销公司合作。比如某种原料药,一年的需求量是100公斤,包销公司给某原料药厂80公斤的订单,该厂的原料药都卖给它,能够保证利润,即定销定产。原料药企业因此减少了很多无效工作。

       一种原料药会不会被控销,取决于产量。受制于控销公司的资金实力,控销主要发生在原料药小品种上。吴惠芳说,被包销的原料药,年产量上百吨的都很少,一般在五六十吨以下,甚至是10吨、20吨的品种,而且能正常生产的厂家少。

       小品种的利润低,与控销公司合作既然能保证利润,当然原料药企业就吃下了定心丸。至于价格上涨以及下游制剂厂商的利益,并不在这一合作的考虑。

部分常用药涨价数倍:环保限产、原料药垄断下症结何解

       例如,部分感冒药中含有氯苯那敏,一片中只加入4毫克,这个药的总用量也不大,但是原料药涨价也会分摊到感冒药制剂上。吴惠芳说,含有氯苯那敏成分的药品批准文号达到2200个,但是原料药文号仅有6个,属于典型的低剂量、广应用,因而时常登上涨价、缺货名单。

       2017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做过一次面向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根据企业反馈,因环保原因停产限产、市场垄断控制销售是造成部分原料药供应紧缺和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针对时常发生的药品短缺现象,2017年6月,原国家卫计委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对屡查屡犯的短缺药品及原料药垄断案件相关经营者,依法制定禁止其从事医药行业的措施。

       原料药垄断的执法力度趋严。2018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出了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案件的罚单,对三家冰醋酸原料药企业的共同提价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283.38万元;今年1月,湖南尔康、河南九势两家企业因扑尔敏原料药垄断行为,罚没款共计1243.14万元。

       尊重低价药的市场调节机制

       药企的生产成本在近几年大幅增加,还因为正在进行的药品一致性评价。一款药通过一致性评价,需付出七八百万元的成本;且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药品生产的各项标准也提高了,高质量伴生着高成本。

       企业的逻辑自然是,从提高销售价中找补回来。但国内药企现在还得担心,将来药价可能会被迫大幅度降低。

       原因在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正在被纳入带量采购范畴。2018年11月15日开始,以上海为代表的11个试点地区的部分仿制药,按本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由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试点,参与的药企以价换量,中标即可获得试点城市的市场份额。

       从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药品集中采购的中选结果看,有25个品种中选,中标者虽然获得市场份额,但普遍降价。未中标的企业则会面临丢失市场的压力,且仍有可能要通过大幅降价争夺剩余市场份额。

       一场药企价格博弈战已经打响。以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为标志,从趋势看,带量采购影响范围将逐渐扩大至全国。目前,已有中标药企在试点城市之外也执行中标的低价。

       “直观的感受是,大部分高价的仿制药在降价,少部分低价药在涨价。”药智网联合创始人李天泉对《财经》记者说,对处于不同位置的药品,价格涨跌上应该区别对待。

       药品定价在2015年6月1日取消了政府定价,多数药品的价格由市场机制形成。虽说药价放开,但药品的价格主要参考公立医院的药价,因为公立医院一直是药品销售的主战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立医院售药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67.7%。

       虽然零售药店可以对药品自由定价,但受制于公立医院的竞争,药店的药价也会以医院价作为参照。尽管不参与招标采购,但药店的药价也与招标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药价稳定,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2月发文,完善公立医院的药品集中采购,具体操作就是公立医院将用药需求汇总,经由省级药品采购机构公开招标、采购,这一做法沿用至今。

       然而,以往的药品集采招标,多数只有对药企价格的限定,而没有对医院进货有数量要求,因此中标企业还是得派医药代表进医院,推广药品,这达不到降低销售费用的初衷。

       此次带量采购提出,医院保证采购量,药企降低价格,就是希望一举压缩中间渠道的推广成本,挤出畸高的药品销售费用,将仿制药带回合理利润空间。

       短时期内,仿制药企苦不堪言:一边要追加投入上百万元,参与一致性评价,一跃龙门后,前方的集中采购又压低价格。再加上环保治理、搬迁等费用,这时还要终端降价,可谓百上加斤,重负难行。

       业内分析,未来是否如政策预期真的挤出销售费用的水分,保质保量地稳定生产,仍待观察。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