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很多常用药价格又上调了,药店难寻十元以下感冒咳嗽药。
过了个年,药价又涨了
2月21日,新快报消息称,新快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三九感冒灵颗粒、川贝枇杷膏、杏苏止咳药、沐舒坦、腹可安、六味地黄丸、清肺化痰丸等家庭常用药不同程度上涨,有的涨几元、有的涨了几十元。药店难寻十元以下感冒咳嗽药。
市民李先生说,“小盒的999感冒灵颗粒,春节前还只是八九元一盒,过个年回来,卖到12元-15元了。”
“很多药确实贵了,最近两个月一直在涨价。”中山一路采芝林药房销售人员表示,进货价贵了后,零售价也上涨了不少。
其次,涨价的药品虽然很多,但是涨价幅度较大的还是常用药,其中感冒药翻倍涨,有些感冒药涨价超过七八倍。
物价加持着药价一起涨
其实,从去年年初至今,药品提价的消息从未中断。不难发现,药品涨价只缺一个“噱头”。
以北京某小区理发店为例,春节前理发30元,春节后直接上涨5元。询问老板为什么涨价,老板说,现在物价都上涨了。
同理,药企要涨价,可以把“帽子”扣到原料药企头上。原料药企要涨价,可以把“帽子”扣到环保、物价上。
另外,自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开始爆发式增长,然而爆发式增长背后,却是一场贫富拉距战。曾有人坦言,“小米模式”之所以兴起,表明中国还是穷人多。贫富差距太大,就会导致极端消费,完全没有必要的涨价,反而会随市场势头(跟风)一涨再涨。
其次,大部分人和相关媒体有一致的观点,认为药价上涨是市场缺少管制。但是,管制严了药价就会降下来吗?
当然不会,反而是管得越严涨得越快。
原料药背锅
去年7月初,医药经济报一篇《又一原料药涨价50倍!恐波及千亿用药市场》的文章称,日前,某大型药品生产企业采购人员透露:“目前,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报价已从去年底的260~280元/公斤涨至1.5万元/公斤,足足上涨了50倍。”
该文章发布后迅速在全网刷屏,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成为了众媒体点评和批斗对象。谈到药价上涨,原料药必然背锅。
正因如此,刚成立的国家市场总局高度重视,于今年年初,去年年底接连处罚多原料药企。
今年1月2日,市场总局通告称,国内最大的扑尔敏原料药生产企业河南九势和湖南尔康和自2018年以来获得扑尔敏原料药唯一进口代理企业湖南尔康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有关规定一同被罚,河南九势被罚155.73万元,湖南尔康被罚1087.41万元。
去年12月6日,市场总局通告称,成都华邑、四川金山、广东台山新宁三家原料药企联合涨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和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总计1283.38万元。
原料药企被处罚了,药价就降下来了吗?以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为例。
据悉,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制剂有片剂、注射剂,俗名“扑尔敏”,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据总局数据库查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品批文有2112个。都是用量非常大的药品,如999感冒灵颗粒、咳特灵胶囊、鼻炎片等。
然而,据新快报报道,节后,感冒药价格还是在上涨,其中小盒的999感冒灵颗粒,春节前还只是八九元一盒,过个年回来,卖到12元-15元了。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无论是原料药、包材还是环保成本的增加,摊到每盒药上,都没多少,不至于让药价翻倍!”“这是有人在浑水摸鱼——反正有原料药和环保背黑锅,我就趁机涨价!”
人工成本也很高
有人认为,政府主导药价,不让涨就好了。但是,现今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不让企业涨价挣钱,企业就负担不了员工薪酬。
2018年,除常用药涨价外,就是全国范围内企业裁人,包括京东、滴滴等知名企业,当然,药企也不例外。
2018年11月30日,拜耳大中华区官网公布了一则消息:拜耳意欲加强核心的生命科学业务,同时大力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计划退出动物保健业务,出售部分消费者健康品牌和产品线,合计裁员12000人。
2018年9月18日,诺和诺德官方网站发布《转变研发方式的计划》,宣布在中国和丹麦裁员400人。
在此背景下,不少地方为降低失业率,通过返还失业保险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河南出台措施,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可返还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甘肃兰州:企业不裁员返还50%失业保险费;福建福州:困难企业不裁员可返还五成失业保险费。
虽然部分药有降价,但是全因政府在补贴。
点击下图,预登记观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