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报道中提到,《意见》提出,医联体建设与发展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等原则加以推进。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医疗资源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医联体。

  北京:鼓励医生到基层执业或开设工作室

  此前曾有报道指出,未来北京市还将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等机制。

  据介绍,未来将开展非全日制医师工作制度试点,同步调整相关执业管理、保险补贴、住房公积金、医疗责任险等配套政策。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基层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经历,未来将可视为医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前的基层服务经历。

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纳入医联体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试点

  另外,北京市还将发挥医保管理政策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对于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将纳入全市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在考虑服务内容、数量、质量、参保人员满意度以及诚信经营等因素的基础上,社会办医还可同等享受医保年度总量控制指标和总额预付指标等医保政策;同样鼓励诚信良好的大医院医保医师到基层开办私人诊所或设立私人诊室。

  在哪儿开医院将有指引

  曾有报道称,公立医院目前依然是绝大多数患者就医的首选,特别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差异化”需求,而社会办医疗机构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差异化”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共有社会办医疗机构4445家,占北京医疗机构总数的42.3%;其中,社会办医院453家,较2010年末增加182家,占北京医院总数的65.3%,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促进社会办医,主要是发挥“补短板”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紧缺专业领域开办医疗机构。对于在哪儿开医院更合适这个问题,下一步,主管部门将根据北京资源分布、社会需求等因素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和向社会发布。此外,北京还将鼓励社会办医实施品牌化、集团化、连锁化经营,成规模、上水平发展。此外,北京还将支持“互联网+健康医疗”、“保险+医疗”、医生集团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