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面对面
9月11日,作为参会为数不多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面支持并参与于无锡举办的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物博会”),不仅协办了2017物博会智慧健康高峰论坛,同时携手跨界合作伙伴和医疗机构全面展示健康物联网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
“物博会”期间,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指出,“传统的医药营销模式已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阿斯利康全面推进健康物联网布局,就是为了让中国患者得以体验到未来物联网诊疗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和成效,并通过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孵化、合作,打通资源、连通数据,构建跨地域、跨行业的健康物联网生态模式,践行 以患者为中心 的企业愿景,支持 健康中国2030 的规划目标,这也是医药营销的破局所在。”
传统医药营销模式需要破局
“阿斯利康深耕中国市场已经20多年,2016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6亿美元,是中国目前排名第二大的外资制药企业。”王磊总裁指出,公司的业绩虽然不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瓶颈。医药营销以往的模式主要是针对医院客户,是B2B模式,最后由医生开处方把药卖给患者就算完事了。这个模式比较单一,我们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理念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于是产生了所谓的“阿斯利康创新战略标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以创新思维和包容态度,通过联合跨界的合作实践,围绕优势的治疗领域,携手诊断、设备、互联网、物联网等跨界伙伴打造一个健康物联网的生态圈。阿斯利康是做医药的,我们没有诊断,所以我们会联合像欧姆龙等诊断设备商;我们没有大数据,我们就会找华为、阿里巴巴。”
王磊指出,通过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真正让患者的诊断和规范治疗以及随访变得更加容易。“如果能实现大数据规范结构化的收集,同时诊疗的数据是可靠的,分析的能力是足够的,存储的条件是好的,产生的应用是为病人产生利益的,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病人满意了,我们研发生产的药物自然就会卖得好,也就实现了医药营销的物联网破局,阿斯利康才算是真正成功了,这也是公司长远立足医药行业的根本。”
借物联网技术实现商业创新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物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有效提升各行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此次“物博会”的举办也将进一步助力推动物联网资源聚集。而无锡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也是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永久会址,为物联网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为阿斯利康等企业提供了创新物联网实践的巨大平台。
据王磊总裁介绍,当初他决定投入搞健康物联网时,公司的不少同事都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但在充分洞悉到国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关注重点以及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需求后,自2015年起,阿斯利康就围绕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疾病等中国患者最迫切需要的疾病领域,联合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健康商业创新模式。
2016年,阿斯利康明确商业创新方向,打通上下游资源,携手政、产、学、研、医等跨领域的合作伙伴,依托物联网技术,以无锡为示范区域,逐渐构建起一张连通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健康物联网络,实现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的患者全病程管理,共同构建开放协作的创新健康生态。
2017年,公司迎来了丰硕的成果,助力提升中国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效率,也为中国健康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更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实践与推动。
打造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极实践,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王磊指出,“我们建成的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并不是阿斯利康自己的,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把自己的创新模式变成整个行业的创新模式。希望诊断设备和互联网、物联网各个方面的合作伙伴能够入驻,与我们一起来探讨,打造这一生态环境,真正地为中国患者谋福利。”
目前,阿斯利康已携手近30家合作伙伴在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引入多个领先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包括儿童雾化中心、呼吸综合诊疗室、中国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国胸痛中心、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家庭医生慢病管理中心、智慧药房等,并将体征检测、靶向融合穿刺VR体验等项目带入该中心,帮助社会各界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创新解决方案的优势,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项目的落地推广打下基础。此外,合作伙伴的不断入驻,院士工作站的启用,孵化、培训等功能的开放,也将推动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与迭代升级。
王磊表示:“阿斯利康作为领先的医药创新企业,我们一直并将继续坚定地秉承 以患者为中心 的企业理念,借助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这一平台,汇聚并整合跨界资源,为患者提供新的应用、新的方案、新的模式,用创新点燃他们的健康梦想!我们将继续立足中国市场,携手跨领域商业合作伙伴,把宝贵的无锡经验推广并应用到更多的地区,惠及更多的患者,打造创新的中国健康物联网模式,为实现健康中国愿景目标不懈努力!”
南方日报记者 欧旭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