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短缺药问题要从原料的生产供应到药品的使用,全供应链各环节都期待政府适当的监管,为药品市场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短缺药市场还是乱象丛生。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乱象?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药品频频短缺?有观点认为,价格机制问题,导致药厂生产经营意愿不强;缺乏短缺药品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和清单管理制度;一些企业与上下游联合垄断,扰乱市场。 那就价格方面而言,短缺药的价格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涨几十倍?有专家表示,这背后是人为操控的因素。但是,仅靠打击这些行为,还远远不能缓解短缺现象,平抑药价。 为解决短缺药的难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来治理乱象和解决问题。而在今年《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中,共13次提及短缺药,可见政府部门已高度关注到“短缺药”的乱象。 另有数据显示,从短缺药品涉及的时间范围来看,有218个药品连续5个月出现在短缺监测报告中;有254个药品至少在5个月中的4个月监测到到短缺;有3个月短缺的药品数量304个,还有近1200个药品又1-2个月监测到短缺。 那么,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短缺药问题呢?业内人士建议,需要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一方面,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药品供给监测预警机制;另一方面,强化短缺药品供货企业监管。 笔者了解到,从已经发布的1-5月份《短缺药品监测结果快报及附件》整理资料来看,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短缺药品监测岗哨涉及的短缺药品近2000个,而去年同期涉及的短缺药品数量仅为860个,可见各级机构对短缺药品重视程度的提高,短缺药品的监测力度大大提高。 另外,早在去年底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发布过《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短缺药品以及上游原料药进行垄断价格的界定,并明确规定了8种“禁止”的价格垄断行为。 再反观国外,面对短缺药的问题,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美国对于药品的价格管理是分层管理: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由联邦政府支付,进行政府采购储存及分发;对于罕见病及临床常用的低价药物,政府对生产企业实行直接的现金补偿及免税补贴,各大医保公司也根据法令有支持政策。虽然整体效率不高,但确实落在实处。 英国的卫生服务体系是以政府调控为主的,国民医疗保健体系(NHS)基于国家财税支持为全体英国国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但作为医药产业,其依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英国应对药品短缺的方式,是NHS密切监测药品短缺情况,然后通过和医药厂商的协商来解决问题。 在应对短缺药问题上,各国都拿出了实际措施,并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些成效。而纵观国内,尽管短缺药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或是得到有效地控制,但业内认为,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和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各项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我国短缺药品问题有望逐步解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