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必将失败”

       类似这样的“判词”,在药房托管狂潮涌起的近些年里,可谓是不绝于耳。医药圈内谈起药房托管,无不是一副“双手抱胸、眉头紧皱”的严肃态度。甚至有业内人士如此评论道:“从动机、过程、机制最后到效果,药房托管无任何正面意义可谈!”。

       近期有报道指出,国药控股称已退出药房托管业务,因“不赚钱,而且还存在政策风险”,引得业内人心动荡。几大流通巨头们建设的药房托管业务帝国,难道真的要亡了?!

       政策在吹什么风?有点暧昧

       药企们都清楚一点,药品的零售、流通业务受政策影响极大,说是看天吃饭也不为过。关于药房托管,还没等暴风雨来临,在吹什么风你就应该感受到。

       6月1日,上海市卫计委发布《关于本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推动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的通知》,提出:“公立医疗机构在进行药房供应链优化过程中,须审慎设定与医药企业的合作模式,不应与有关企业开展药房“托管”或类似业务合作,防范合作可能带来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5月15日,北京市卫计委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对政府牵头开展以外的其他合作、托管、支援医院要进行认真清理,对确需继续的,要通过党(政)办公会等形式予以重新确定,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对其他合作、托管、支援关系应予取消。”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我国重要药品市场先后发出药房托管“禁令”,确是容易引人猜测。然而,现在就对药房托管的政策走向下一个结论,明显为时尚早。各地不同的监管层,针对药房托管的态度,其实很暧昧。

       这边厢说要清理,那边厢却说要鼓励。4月份,甘肃食药监督局在《关于推进药品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鼓励有条件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分开”、“分级诊疗”进程,承接医院、社区等医疗机构处方外配、药房托管等合作业务。支持发展专业药房,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翻看更早前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你会发现,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这一点,是得到明文鼓励的。

       事实上,截至目前在国家政策层面尚未给药房托管判“死刑”,但面对药房托管背后垄断、商业贿赂风波的不断,各地相继打出响雷警示。跟着政策风向走,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听说药房托管不赚钱?

       在采访中,国药控股说药房托管不赚钱,你信吗?不管你行不信,反正是有人不信。有网友质问道:“在我当地国药托管的三甲和二甲医院,所有临床药品都要净抽成10%到17%个点,这都不赚钱,还有什么赚钱的行业吗?”

       那么问题来了,药房托管真的不赚钱吗?首先我们确定一点,售药利润的分配是医院和药企双方进行托管协作的核心。托管企业将药房经营的部分收益上缴医院是肯定的,为了争夺市场上缴高于平均水平的比例也是有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托管的费用一般在15%~30%之间。甚至在某些地区,托管企业如果要获得托管资质,需要拿出药品收入40%以上的利润交给医院。除此之外,还有运输、存储费用和资金成本,并且还要支付医院药房员工的工资。托管企业的净利润率算下来,的确有可能是过低的。那么,问题又来了,不赚钱的买卖为什么还要干呢?

       国药控股虽已表态称不做托管业务了,但是据其2017年年报显示,其下属公司国药股份,通过非公开发行筹集约人民币10 .3亿,主要用作医院供应链延伸项目、社区医院药房托管项目、医院冷链物流系统项目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这10亿如何划分使用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托管项目上的投入相信也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了,谈到药房托管,绝对少不了康美药业。在药房托管的投入上,很少有企业能和康美抗衡。此次政策变动是否将对其今后在托管业务上的规划产生影响,尚属未知。

       但康美凭借药房托管实现医院终端覆盖的优势可以说已经建立起来,这种带有垄断意味的产业链建设方式虽遭诟病,但你不能否认它是非常成功的。在某种层面上说,药房托管对药企而言,赚不赚钱其实是相对的。

       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

       涉嫌垄断、影响两票制流通、未能降低药品流通成本以及并非真正实现“医药分开”这四点,可大概囊括针对药房托管所存在的几大争议。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药房托管只是作为一种过渡性策略存在,并不可能从根本意义上解决目前国内“以药养医”的现状。

       既然只是过渡,就必定会终结。就像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只需两步:打开冰箱,把大象塞进去。要杀死药房托管无非也是两步:政府下发禁令,各地不得开展药房托管业务。但就是这一步之遥,还要迈很大的步子。

       以二次议价为例,业界往往认为其和药房托管两者在规避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上如出一辙。你会发现,国家曾明文禁止药房托管,但如今二次议价的现象却愈演愈烈,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发文鼓励二次议价。现实,比想象中的要骨感。

       有医药政策领导说过,目前在基层医改中,倒逼式改革并没有被完全落实,“取消以药补医”是启动了,但“用什么来替代药品”却进展缓慢。在这个层面上,药房托管的启动具有阶段性的政策合理性。而医药分开的绝对做到,需要的是医药行业相关利益的彻底大调整。

       药房托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