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考量着新时代的医疗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新时代医疗发展任重道远。信息化成为新时代医疗赋能的原动力,同时,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将规范和推动医疗信息化落到实处。

       政策支持为医疗健康带来新机遇

       2018年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需要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同时,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成为政策亮点,首先,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医疗机构可以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实体医院的基础上,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其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鼓励网上开展签约服务,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再次,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一站式”结算。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同时,政策指出,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全国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进入新阶段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信息化的支撑下,医院实现从纸质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健康档案,向信息化的电子数据的转变,带来医疗数据的暴增。

       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成HIS、LIS、PACS等基础信息系统,实现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基础数字化;三级医院大多具备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区域影像诊断等系统,在惠民服务、医疗业务、医疗管理、医院管理、信息安全方面取得大量成果,有效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满意度;大多数东部、部分中西部的三甲医院在医院信息平台、移动护理、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应用、临床专科智能辅助诊疗、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医疗、医疗协同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

       医院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新难题与新需求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患者服务、医疗业务、医院治理不断增长的需要与医院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和规范化应用能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面临的新难题日益凸显,一是医院信息系统数量快速增加,系统之间接口数量以日剧增;二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接口成本偏高;三是医院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规范数据管理和强化数据分析。

       面对这些新挑战,对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信息化先行地区面临“旧城改造”、“推倒重来”等新问题,需要明确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和方向。要提升医院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需要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水平。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支撑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要强化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力。

       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指引看点多

       在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指引上提出技术指引,这意味着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该做什么,用什么样的技术整合可能是主流都将一目了然。此外,在选择技术时,医院也有了一个依托,技术大众化、个性化也变得更加明确。

       就目前来看,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指引主要有:以为民、便民、利民为聚集点,实现全方位惠民服务;规范医院医疗业务信息功能,支撑实现医生、护士、技师临床应用;实现全对象、全维度、全过程的医疗管理;医院人、财、物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医疗协同;促进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应用;以移动医疗为应用基础,提升医疗服务与管理;统一规范、安全可控,实现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溯源,确保信息安全;规范信息平台基础,实现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

       无论是解决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医改问题,还是解决医院内部的成本绩效问题,都需要医疗及管理的大数据支撑。现在没有哪个医院没有一定的信息化,即使很小的民营医院也用上了HIS、LIS或QA管理系统。“互联网+医疗”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始终“以人为本”,顺应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回归医疗本质。

       原标题: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新时代医疗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