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的症状。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为此,我国的肝病学者一直努力攻破HBV,深入疾病研究中,奉献着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在本届欧洲肝 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我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由丁艳华、牛俊奇教授团队进行一期临床试验两种抗HBV新药--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JHS)和帕拉德福韦(pradefovir,PDV)的研究结果被欧洲知名肝病学家Fabien zoulim 教授、Heiner Wedemeyer教授作为最佳亮点:“Best of viral hepatitis at ILC2017 debrief recording”。其中,关于“甲磺酸莫非赛定在CHB患者治疗28天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疗效的Ib期临床试验”,丁艳华教授在会上进行了口头发言,受到参会专家同行密切关注,显示出我国肝病学者在乙型肝炎领域所取得的卓著成绩。

       甲磺酸莫非赛定是由我国广东东阳光药业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的二氢嘧啶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干扰HBV病毒衣壳体组装,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病毒衣壳的正确组装,加速异常衣壳形成,从而强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及成熟病毒颗粒的产生。甲磺酸莫非赛定的临床前体内、外试验结果均表明,其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拉米夫定,且对阿德福韦酯耐药株(rtA181T/V、rtN236T)、拉米夫定耐药株(rtM204I,rtM204I+V173L)、替比夫定耐药株(rtM204I、rtL180M+M204V)、恩替卡韦耐药株(rtM204I+S202G、rtM204I+S202G+M250V)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丁艳华教授介绍了该项Ib期临床试验,研究共入组了24例CHB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成3组:GLS4JHS (120 mg QD)+Ritonavir (100 mg QD),GLS4JHS (240 mgQD)+Ritonavir (100 mg QD) 和恩替卡韦组。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该药在28天的短治疗期间,不仅显示出对HBV 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可有效地降低HBeAg水平(5例)。

       丁教授表示,虽然目前这项研究还没有揭盲,但在近年来新药研发过程中,很少有研究在短期治疗中可以观察到这样有效的治疗结果。这提示,甲磺酸莫非赛定在治疗CHB方面可能有比目前已上市药物有更好的潜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该项研究获得喜人的成果,并在后期的临床研究中获得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