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问近两年对我国医疗格局影响最大的政策是什么?“医联体”当之无愧。

       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在新医改的路上被国家大力推进,而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一直被作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医联体在经过两年的推行后构架已经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全国形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2019年是全国医联体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医联体建设会有哪些新进展?对医疗行业又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在以上4种医联体模式中对基层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县域医共体和远程医疗协作, 我们主要就这两点谈下医联体建设对基层医疗的深远影响:

       一、网格化布局下,县市级医院更受市场青睐

       在分级诊疗及医联体的概念没有提出之前,三级医院及三级医院的医生一直是备受市场青睐的,但现在不是了。

       今年在分级诊疗诊疗制度的有关意见中,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网格化布局县域医共体,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以设区的地市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

       简单来说,以前市场资本主要分片区的维护好各家大医院,但随着医疗格局的网格化布局后,市场资本维护好医共体的牵头单位就可以触达基层医疗资源了。

       所以,随着医联体建设的逐步完善,县市级医院及医生备受市场的青睐。

       二、医共体统一招人,更多乡医有县医院编制

       人财物统一管理是县域医共体的主要特点,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在人才机制上就不能松散。

       2018年各地涌现了“县乡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乡镇医生采取“县招乡用”的模式,社区医生的编制和身份是县医院的,可以到乡里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社区医生的水平和人才的稳定。

       县乡村人才一体化管理,不仅停留在文字层面,目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举行全省卫生人才现场招聘会。其中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4家,9个设区市21家县域医共体首次由总院实行统一招聘。

       在过去的一年里“县招乡用”措施多次被提及和鼓励推广,相信2019年在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医联体内统一招人、统一分配将成为大趋势,更多基层医生变为“县级人”。

       三、医联体绩效改革下,基层学科建设大提升

       光靠专家下沉帮扶是不够的,要想使基层成为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阵地,就需要加强基层的学科水平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的医疗水平问题。

       不得不说,今年支持医联体建设的意见还是很多的。今年下半年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将综合考虑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做为重点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事任免、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标准。

       随着文件的进一步落实,2019年,三级医院对基层的帮扶力度将相对增加,基层的学科建设水平会得到加强。

       四、所有医联体成员参与远程医疗,基层医生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

       按照分级诊疗相关文件要求:2018年底前,远程医疗要覆盖所有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2020年底前,远程医疗要覆盖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医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是确实存在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搭建,远程医疗可以更好地辅助医生开展工作,县域医联体将更多的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五、医保打包支付医联体模式开始

       今年,医改试点明星市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室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明政办〔2018〕86号文件,提出将一个总医院作为一个组团的形式,将医保资金总额包干给总医院,医保结余基金可以直接纳入医务性收入。

       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也提出探索对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在网格化的医疗布局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也是合情合理,这样将大大促进常见病向乡村级医疗机构转诊,使得上下转诊更畅通。

       通过以上我们能感受得到,医联体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一切都是朝着强基层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