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容易合并其他免疫疾病,从而造成机体免疫机能失衡紊乱,出现了自身抗体抑制血小板生成以及血小板破坏过多。
血小板减少症医学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化学毒物,电离辐射,慢性炎症,病毒感染,药物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障,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血小板减少多发于青少年儿童以及育龄妇女,因为小孩子的免疫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容易患病,育龄妇女发病主要是体内雌激素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要根据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进行干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常见的有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输血小板、促血小板生成素等。
艾曲波帕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通过诱导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提升血液中血小板水平。。艾曲波帕(romacta、eltrombopag)是首个获批用于该类患者的支持性治疗药物。
艾曲泊帕目前主要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二线治疗,艾曲波帕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的口服药物,安全性较高。2015年艾曲波帕Revolade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对其他疗法(例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难以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科患者(1岁及以上)的治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